国内首项乳制品碳足迹国标立项公示! 伊利 “国标 + 平台 + 试点” 三重发力引领行业低碳标准化

3小时前 阅读数 87 #综合


中国乳业标准化建设迎来里程碑事件 —— 由伊利集团主导申请的《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乳制品》国家标准,于2025年10月正式获批立项并进入公示期(国家标准项目 -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Yili Stories



这是国内首次针对乳制品行业碳足迹量化制定国家级标准。与此同时,伊利联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自主搭建的乳业碳管理运营平台已实现全集团工厂 100%覆盖,还成功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乳制品行业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试点项目,并通过SGS国际权威认证,以 “国标突破 + 平台落地 + 区域试点” 的多重成果,为中国乳业低碳转型树立标杆。


作为破解行业碳核算 “标准困境” 的关键举措,伊利早在2025年3月便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该国家标准立项申请。历经多轮严苛的专家论证,标准最终于10月正式通过立项并进入公示阶段,填补了国内乳制品行业碳足迹量化国家层面标准的空白。在此之前,国内乳业碳管理领域仅有地方规范与团体标准,缺乏统一、权威的技术要求,导致企业碳核算边界不一、数据可比性低,严重制约全行业减碳协同推进。此次国标立项公示,将为全行业提供统一、透明的碳足迹量化准则,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乳业低碳管理迈入标准化时代。


支撑这一国标落地的核心载体 —— 伊利乳业碳管理运营平台,已于2025年正式上线并完成全集团工厂100%覆盖该平台构建了全产业链碳排放数字化管理体系,不仅能实时监测、精准核算所有工厂的碳排放数据,更已完成97款核心乳制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分析。通过将生产、加工、物流等各环节碳排放数据可视化、可追溯,平台为产品低碳配方优化、生产工艺升级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也为即将实施的乳制品碳足迹国标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实践样本,有效解决了乳业碳核算分散、数据难追溯的行业痛点。




在推进国标与平台建设的同时,伊利标准化布局再获突破:2025年6月,成功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乳制品行业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试点项目。该试点聚焦牧场养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运输至终端销售的全链条,通过建立覆盖 “绿色养殖 — 低碳生产 — 高效流通” 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与绿色发展水平,既为内蒙古自治区乳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撑,也为全国乳制品行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积累“区域先行”经验。




此外,伊利于2025年6月启动碳管理平台认证工作,经过SGS——全球领先检验认证机构的合规性审查与技术评估,于8月正式获得平台符合性证书。认证过程中,SGS重点核查了平台监测体系完备性、核算边界准确性及数据追溯能力,最终确认其完全满足ISO、GHG Protocol等国际通用碳管理规范要求,标志着伊利碳管理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向全行业推广的示范价值。




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乳制品》国家标准进入公示期,是行业低碳标准化的重要起点。未来,伊利将以国标为指引,依托全覆盖的碳管理平台与自治区全产业链试点项目,持续深化全产业链减碳行动,一方面将平台实践经验融入国标后续制定与落地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区域试点向行业输出标准化管理方案,助力中国乳业在全球低碳竞争中掌握更多话语权,彰显中国乳企的绿色发展责任与担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