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家乡菜”易吸油,带来多余热量!这些烹饪技巧,快收好!

近期,“体重管理年”和“减肥”相关话题一直很火,网友纷纷晒出打卡成果:

(截图来源:某社交平台)
营养专家分析,这份食谱核心在于低热量、高纤维、优质蛋白、低升糖,如果能坚持下去,不仅抗饿,还有助于减肥。
但回头看看咱每天吃的家乡菜:东北地三鲜、西北油泼面、华南老火靓汤……不少都是“高油高糖高盐”的“隐形喝油菜”。
别担心!今天就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教你把这些“增重陷阱”改成“减脂神菜”,家乡味不变,体重悄悄降~

东北地三鲜/锅包肉
炖炒煎炸里的“油脂刺客”
东北那嘎达炖菜爱用五花肉,炒菜要过油,盘盘都是“油脂大户”。

增重陷阱:高脂+吸油+大盘
食材上:五花肉、排骨等红肉自带大量饱和脂肪。炖菜时油脂融入汤中,喝一口全是“隐形热量”。
烹饪上:茄子疏松多孔特别吸油,土豆油炸后吸油量翻倍,锅包肉挂浆后再油炸更是“油脂翻倍王”,一份菜就可能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25-30g的油脂推荐量了。

分量上:再加上东北菜有名的分量足,人们习惯用大盘大碗,很容易热量超标。
科学改良方案
食材上:炖菜时把五花肉换成脂肪含量低的瘦牛肉、鸡胸肉,也可以用北豆腐增加植物蛋白,低脂高钙更健康。
另外,土豆可以换成莲藕等低GI食材,更抗饿。
烹饪时,茄子先蒸软再少油炒,有助于减少吸油量;炖菜煮好后撇去浮油,也能去掉一部分饱和脂肪。
锅包肉用淀粉水挂薄浆,少油煎至金黄,也能减少油量摄入。

推荐食谱:少油版地三鲜
食材:茄子1根(蒸软)、山药100g、青椒1个,橄榄油5g、蒜末、生抽
做法:食材切滚刀块蒸5分钟,少油快炒3分钟,加生抽调味。
这样做出的地三鲜热量更低,美味不减。

健康提醒:排骨、五花肉脂肪含量较高,高血脂、肥胖人群建议减少食用频率和摄入量,优先选择瘦肉,并采用蒸、煮等烹饪方式。

西北油泼面/手抓羊肉
红肉+辣油的“胖弹组合”
西北饮食讲究“油香够味”,油泼面“滋啦”一勺辣油泼在面上,手抓羊肉配蒜蘸汁。香是香了,可饱和脂肪和隐形热量也跟着涨了。

增重陷阱:高脂调料+少蔬菜
食材上:当地人饮食中不能少的牛羊肉,都自带高饱和脂肪,炖肉时油脂融入汤中,喝肉汤易摄入多余热量。
各种面食多用白面条,升糖快易饿,不知不觉就会多吃,且搭配的辣油会增加额外油脂。
烹饪上:高温泼油和高油蘸料也会让油脂超标。
像油泼面等需泼大量热辣油,一般一勺约10-15g,一碗面油脂摄入就可能占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天推荐量(25-30g)的一半。

另外,西北人吃得不够“绿”,绿叶菜摄入少,膳食纤维不足,加上干燥气候喝水不主动,容易误把口渴当饥饿,导致额外进食。
科学改良方案

烹饪时,泼油控制用量,用蒜末、洋葱碎增香;手抓肉煮好后撇去浮油,减少汤中油脂。吃面先喝清汤垫胃,避免过量主食。
推荐食谱:低脂油泼面
食材:全麦面条100g、菠菜100g、豆芽50g,菜籽油10g、辣椒粉5g、蒜末、生抽
做法:面条煮好过冷,铺在焯水的菠菜、豆芽上;热10g油泼在辣椒粉和蒜末上,加生抽拌匀。
吃的时候可以搭配凉拌木耳。

健康提醒:牛羊肉建议每周吃2-3次,每次不超过70g(去骨后);痛风人群建议少吃动物内脏和浓肉汤,避免尿酸升高。

华中麻辣小龙虾/糖油粑粑
重口味夜宵的“热量暴击”
夏夜街头,夜宵摊热闹非凡,麻辣小龙虾配糖油粑粑是华中人的“快乐标配”,却也是减肥路上的“拦路虎”!

增重陷阱:高糖调味+多夜宵
食材上,麻辣小龙虾虽肉质低脂,但油焖做法需放入大量的食用油爆炒,酱料中还藏着不少盐分和糖分。
再搭配的年糕、土豆等吸油食材,让热量进一步升级。
烹饪上,麻辣调料刺激食欲,让人越吃越开胃。外酥内软的糖油粑粑,用糯米粉油炸制成,本身升糖就快,炸后更是“碳水负担”。
加上很多人吃夜宵时常搭配冰饮,更容易刺激食欲导致过量进食,一顿下来热量可能就超标了。

科学改良方案
食材方面,可以将小龙虾做法改清蒸或蒜香烤,减少油炸爆炒,用柠檬、姜片去腥。
再搭配低脂蘸料(如蒜末+生抽+小米辣),既保留鲜味又降低油脂摄入。

烹饪时,糖油粑粑可将糯米粉混合燕麦粉,减少精制碳水比例,用平底锅刷薄油煎制,糖量减半或用代糖调味,降低甜度和热量。
夜宵尽量提前至睡前3小时,可搭配凉拌黄瓜、番茄豆腐汤等低卡小菜,控制总量不超过一餐的1/3热量。
推荐食谱:低脂小龙虾+粑粑
食材:小龙虾(去头去虾线)500g、糯米粉50g+燕麦粉20g、代糖5g
做法:小龙虾上锅蒸10分钟至变红;糯米粉混合燕麦粉揉成小剂子,平底锅刷薄油小火煎至金黄,撒代糖翻匀。
搭配低脂蘸料食用,再配一碗冬瓜虾皮汤,解腻又饱腹。

健康提醒:油炸食品建议少吃,改变版的粑粑可以偶尔解馋,优先在早餐吃。

华东糖醋排骨/鲜肉月饼
甜口菜与精制糖的威力
华东人对“甜”的执着渗透在每道菜里,糖醋排骨要“浓油赤酱甜到鲜”,鲜肉月饼要“酥皮裹肉甜滋滋”。
但这些甜口美食,正是“隐形糖大户”。

增重陷阱:高糖调味+精制碳水
食材上,糖醋排骨需用大量蔗糖炒糖色,加上酱油、蜂蜜等调味,100g排骨含糖量可达12g以上。
鲜肉月饼的酥皮由猪油和面粉制成,每层酥皮都吸附大量油脂,内馅五花肉更增加了饱和脂肪含量。

甜口菜搭配白米饭,容易让人食欲大开,不知不觉多吃主食,导致糖油摄入双重超标。
科学改良方案
食材上,做糖醋排骨用代糖代替蔗糖,选择带骨瘦排,减少肥肉比例,加入菠萝块、山楂片增加天然甜味,减少糖用量。
烹饪时,排骨不要油炸,直接炖煮,更健康。
鲜肉月饼的酥皮用橄榄油替代部分猪油,内馅混合瘦猪肉和荸荠丁、香菇粒,增加口感的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另外,可选择全麦粉制作酥皮,增加膳食纤维。

推荐食谱:低糖版糖醋排骨
食材:瘦排骨200g(焯水去血沫)、菠萝50g(切块)、代糖10g、生抽10ml、香醋5ml
做法:排骨加水煮30分钟至软烂;炒锅放5g油,小火炒香代糖,放入排骨翻炒上色,加生抽、香醋和少量排骨汤焖煮5分钟,收汁前加入菠萝块,翻炒1分钟即可。

健康提醒:糖醋菜、甜口月饼等高糖高油食品,建议每月吃不超过2-3次;糖醋排骨建议每次不要超过5块。吃鲜肉月饼时,可以搭配绿茶解腻助消化。

总结:避开“隐形油坑”
家乡菜放心吃
东北/西北:少油炸、换白肉,炖菜用鸡胸肉、豆腐,面条加绿叶菜;
华中/华南:夜宵选清蒸、少糖版,汤类喝前必撇油,糖水用天然甜;
华东/西南:甜口菜减糖一半,主食搭粗杂粮,拒绝精制糖陷阱。

从今天起,试试这些改良吃法,让家乡菜变成“减脂助力菜”,吃得香、控体重,健康与美味都不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旺旺头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