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今年一建考试会“卡”及格率吗?

4周前 (10-01) 阅读数 59 #综合

大家好,我是嗨学君。


25年一建考试落幕,不少同学在群内吐槽一建考题情况:

· 管理出英文题干,直接看蒙圈;

· 经济计算量大到差点没做完;

· 法规单选像多选,多选像单选;

· 水利明显上难度,案例一堆冷门考点;

· 机电5道案例题,4道不会,要么超纲,要么难度系数提升。


今年一建是要卡及格率吗?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回复:只是个别题有些冷门,但大部分考点都是常规复习的知识点。


至于今年考试是否卡及格率,嗨学君感觉今年与往年相差不大,但命题趋势、考查重点变化较大,想要26年考一建的同学需要特别注意今年考试变化!


01

25年实务各科考试特点


今年实务科目考试整体呈现两极分化现象,有的专业科目依旧亲民,有的专业科目则令考生哀嚎一片。




每个专业有什么特点?




01

建筑专业

1、题目风格与以往变化不大,选择题部分较为简单,多数知识点都在常规复习范围内。


2、案例题多了一些冷门段落的考察,但整体方向依旧偏向传统考点,如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等内容。


3、对于考生来说,建筑科目比较亲民,如果认真备考,吃透老师讲的知识点,分数不会低


02

机电专业

1、机电题目今年与去年一样,还是一个偏难的水准。


2、5道案例题,题题考计算,只有1道计算是较为常规的考点,其余4道题要么超纲,要么在普通知识点上加大难度系数。


例如:空分制氧设备安装精度控制、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冷箱漏气、吊索拉力安全系数等计算题目纷纷出现,让许多考生措手不及。


03

市政专业

1、市政题目呈现两极评论,对于二战考生来说,今年考试可能感觉会容易一些,因为核心考点占比在70%-80%,只要认真复习过,今年考试对于大家来说不难。


2、今年考到安全管理这部分的知识点,对于学习管理科目比较扎实的考生,这次考试比较占优势。


例如:PDCA循环、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等知识点占比提升,考生需结合现场经验作答。


04

水利专业

1、水利科目今年可以说是“地狱级”难了,群里同学叫苦不迭。不仅考了冷门知识点,就连基础知识点考核也要拐好几个弯去考,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达到细致化程度。


2、案例题有些偏门,蜗壳浇筑施工、降水曲线计算、疏浚工程量计算规则等知识点,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有提升难度。


05

公路专业

1、出现冷门考点“盾构施工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许多考生复习时根本未深入这些内容,纷纷表示复习未覆盖到。


2、其他考点中规中矩,难度适中,认真备考的同学问题不大。


02

25年经济科目考试特点


1、今年经济还算友好,常规知识点占比较大。


2、考试计算量较大,计算器按到冒烟,做题时很费时间,很多同学反馈没有做完试卷。


3、依旧重点考核基础公式(如资金时间价值、工程量清单计价),但题干背景比较复杂,结合了工程实际应用场景。第三章工程估价分值占比提升,凸显了对成本控制能力的考查。


03

25年法规科目考试特点


1、法规科目比较友好,基本都是常规考点,重复率较高。


2、选择题迷惑选项增多,需要注意选项陷阱,如果不认真审题,很容易扣分。


3、法条与案例结合性较高,新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条例》等2024年修订法规,占分约15%;新增“EPC总承包合同纠纷处理”等真实纠纷案例,要求考生不仅懂法条,还有学会“用法”。


04

25年管理科目考试特点


1、管理科目的难度适中,但覆盖面很广,非常注重考察基本感念、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与掌握。如果有管理经验的同学,这场考试很容易,但对于新手来说,做题可能会有偏颇。


2、首次出现英文题干的国际工程题目,要求考生理解FIDIC合同条款,选项全是专业术语,完全无法蒙答案。还有PDCA循环的细节考到‘检查阶段的具体工具’,教材里只是一笔带过。考题不仅灵活性增加,更注重细节呈现,例如“组织论工具”与“项目结构图”的区分,需精准理解教材表述。


其实从近两年一建考试中,可以看出未来考试的趋势,以及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考试方面

1、临时抱佛脚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考证需求


2、理论与实际联系密切,跨专业考证难度增大


3、注重知识点的底层逻辑,考点细化,需要考生记忆的同时理解知识点的真正含义。


市场方面

1、国内市场收缩,人才需要高、精、尖,能在专业领域成为专家


2、国际市场在开放,国家有意将人才向国际输出,这次管理中的英文题在未来考试中可能是常态;


3、从考题上洞察市场需求,考了什么冷门知识点,是否代表正需要该领域的人才?


4、拿证是行业未来必然趋势,越早拿下越占优势。


换句话说,出题人会跟随国家政策要求改变出题策略,题目只会越来越偏重实际现场操作和知识点底层逻辑,希望考生能够提升专业能力。


因此未来考试对零基础、跨专业考生、基础薄弱的考生是很大的挑战,需要这类考生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复习和备考上。毕竟只有真正学透了,才能对行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再次回到最初的问题,及格率会不会“卡”?


会也不会。


会卡临时抱佛脚的考生,会卡零基础没有一点实际现场经验的考生,但不会卡认真备考的考生。


从近几年的通过率来看,基本持平,偶尔有上下波动,但参照报考人数来看,数值相差不算大。


按照以往的考试经验,估分与实际分数有一定差异:


1、记忆差异,对于一些没有把握的题目,考生自己可能记不清当时的答案,估分自然不准确;


2、目前案例题只知道各题总分是多少,具体分值如何分配没有公布标准,阅卷时,阅卷老师根据试阅情况可能还会调整;


3、题目比较难的试卷,判卷相对会宽松一些,但如果该题普遍答得很好,判卷可能会严格。


所以咱们考生也不要过于焦虑,放平心态,等待12月中旬公布成绩的好消息吧!



嗨学估分和真题解析直播已经开启

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嗨学小程序

进行估分或学习








THE END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 考后对答案领资料!看一个!对一个!

· 2025年一建考试真题直播即将开始!

· 一建考生注意!考后这件事要关注,否则成绩会取消!

球点赞

球分享

球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