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天环境主办“数字化赋能新能源新材料”主题交流会,与中关村科学城双专委会共话产业升级新路径

5天前 阅读数 75 #综合

2025年8月19日,中关村科学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副会长单位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天环境”)举办“数字化赋能新能源新材料”主题交流会,特邀智能制造产业专委会共同交流。专委会秘书长李绍星带队,海博思创、科锐集团、索英电气、启迪清洁能源等10余家能源产业链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齐聚博天环境总部,与博天环境董事长兼总裁李璐、博天环境高级副总裁俞彬、博天环境副总裁兼党支部副书记肖冰冰等共话数字化技术在新能源材料研发、氢能产业化及智能制造中的融合应用,共谋产业升级新路径


图1 交流会现场


博天环境董事长兼总裁李璐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公司从环保治理向能源革命的战略跃迁,博天环境自1995年深耕工业水处理,创造一系列标杆项目,累计削减COD排放1,367万吨。如今博天环境以氢能为第二增长曲线,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做出积极贡献。目前,博天环境已将数字化转型置于企业战略的关键地位,致力于通过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驱动业务创新,特别是在氢能等新兴领域,期望与产业链伙伴加强协同,加速数字化技术在绿氢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天际氢能董事长姬俊彪聚焦电解制氢领域软硬件技术创新重点介绍了“Hydrizon Smart数字化智控平台”如何融合物联网、AI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解决离网稳定、能量平衡、负荷集控等核心挑战,构建柔性微电网稳态运行能力,为绿色交通、工业脱碳、新型电力系统以及数字通讯等多元化场景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绿氢应用解决方案。同时他指出,产业链协同是降低绿氢成本的核心路径,需联合智能制造企业攻克精密制造瓶颈。


图2 天际氢能董事长姬俊彪


在姬俊彪的分享引发热烈讨论后,与会多家能源企业代表也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在新能源项目开发、新材料应用、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海博思创的代表重点介绍了其在储能系统数字化管理上的实践,分享了如何通过智能化的实时监控系统提升大型储能项目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启迪清洁能源的代表则展示了其高校背景下的产业转化优势,谈及了构建平台为清洁能源技术商业化提供全链条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的探索。


图3 博天环境副总裁兼党支部副书记肖冰冰


紧接着,博天环境信息行政部总经理李晓兰登台,从博天环境自身实践出发,分享数字化如何赋能集团业务发展和内部协同效率提升。李晓兰介绍,博天环境正积极将深耕水环境领域30余年的专业经验进行系统化梳理,构建企业级私域知识库,并大胆探索生成式AI与大模型的应用潜力。通过打造技术方案Agent、投标Agent等智能体,持续训练调优,使其在标准化方案生成上达到高准确度,显著提升技术支持与投标效率。她强调,这种“AI智能体+专家智慧”的模式,有效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让核心团队能更聚焦于核心产品研发与复杂系统集成等高价值创新工作,为公司在氢能制备及水系统解决方案服务领域的竞争力注入强大数字动能。


图4 博天环境信息行政部总经理李晓兰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本部党支部书记王英红女士进行了分享。她指出,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与产业平台的紧密协作与创新融合。数字化不仅是工具,更是重塑产业生态的关键力量。


图5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本部党支部书记王英红


交流会进入尾声,新能源新材料专委会秘书长李绍星充分肯定了博天环境在数字化转型和氢能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倡导勉励专委会成员单位之间加强互动链接,协同发展创新,力促应用场景落地。

图6 新能源新材料专委会秘书长李绍星


本次“数字化赋能新能源新材料”主题交流会,不仅为中关村科学城双专委会与博天环境及产业伙伴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更清晰勾勒出数字化技术与绿色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博天环境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业务能力全面创新,敏捷响应客户需求,增强客户体验,与产业链伙伴携手并进,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共同迎接智慧、低碳的美好未来。


图7 与会人员合影


-END-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