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破局教研难题 提升教研活动质量——国资中心幼儿园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二次集团教研活动

1天前 阅读数 111 #综合

精准破局教研难题

提升教研活动质量

国资中心幼儿园2024-2025学年

春季学期第二次集团教研活动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国资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春季学期第二次集团教研活动。24所分园的执行园长、分园教研骨干、集团教研员50人齐聚国资中心幼儿园(望京园),通过案例解剖、分组共创、专家赋能,现场形成了“问题诊断有数据、主题优化有方法、目标设计有工具、活动逻辑有框架”的教研共识,为后续计划修订和教研活动开展提供了从理念到实操的全链条支持。活动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昊教授、国资中心幼儿园指导专家王欣园长莅临指导。本次教研不仅是一次问题破解会,更为集团教研规范化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以数据为镜

基于调研数据,洞察教研工作真问题


本次教研由集团课程保教管理部李帅老师担任主持。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李老师通过可视化数据与园所案例回溯,梳理出教研主题确定、教研目标确定、8次教研活动设计、单次活动设计与组织四大核心难点,引导参会者聚焦教研工作中的“真问题”,引发热烈共鸣。围绕分园教研组织者从“主题迷茫”到“执行困境”的全链条痛点,集团教研将以“工具为刃、案例为镜、数据为尺”,通过“诊断-培训-实操-跟进”闭环,帮助分园构建“主题精准、目标可测、活动连贯、成果落地”的教研体系,真正实现教研为保教质量赋能。




分组共创

从真实案例出发,思维碰撞,解锁方法




国资中心幼儿园(望京园)保教主任王雪楠老师和国资中心幼儿园(百子园)教研组长赵佳老师分享了本园的教研计划和思路,重点剖析了主题提炼过程、目标拆解逻辑、8次活动框架和单次教研活动设计思路。


聚焦“主题优化、目标可测化、活动逻辑设计、单次活动落地”四大任务,东西南北四个片区的干部教师,使用支架问题卡,以望京园、百子园案例为“解剖标本”,展开深度共创和互评共进,为2所分园提供进一步优化的思路和建议。现场思维火花频现,主题制定自问清单、教研活动设计自问清单、目标拆解表等成果不断产出,为教研计划“量体裁衣”提供方法论支撑,同时也为各分园园本教研的优化提供了抓手。




专家赋能

以专业引领为基,精准把脉,破解难题



教研计划的科学性取决于“问题切口的精度、概念拆解的深度、工具落地的力度”刘昊教授肯定了干部教师们爱研乐研的态度和反思共研的氛围,就大家的共同困惑给予了指导,强调要重读政策文件,同时精细化核心概念,通过深度学习,建立分析和研究细化的具体维度,避免计划“放之四海而皆准”。每次教研应以“解决1个具体问题”为导向来设计8次活动,拒绝表面热闹的形式化研讨。以“精准定位问题→细化研究维度→工具化落地”的逻辑,真正实现教研对保教质量的深度赋能。王欣园长围绕“如何深度解读政策、理解政策之间的关系、将政策转化为教研方向”三个方面,给予了专业细致的方法和建议。



教研感悟

思维碰撞共成长,凝聚共识,明晰方向


教研活动现场,干部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教研计划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以幼儿发展为圆心,以教师困惑为半径,画出科学精准的“同心圆”。

国资中心幼儿园(汇景园)教科研主任任艳晖老师表示,通过此次教研探讨,深刻认识到教师需要深入细化核心概念,让主题更加聚焦,避免泛泛而谈。同时,对政策如何转换为教研主题,政策之间的关联性,自己也更加明确、更有抓手。

国资中心幼儿园(祈东园)教研组长王悦老师表示,教研活动组织者提前学习至关重要。组织者应加强学习,广泛借鉴文献资料,以此增强教研计划的科学性。只有教研组织者走在教师前面,才能更好地引领教研方向,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

国资中心幼儿园(华翰南(D)园)教研组长韩晓旭老师表示,每一次教研计划都应当落实到细微之处,精准把握关键问题,聚焦教研的核心要点,避免泛化。这样,这些细节和重点的把控才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而教研是播撒种子的耕耘。国资中心各分园将继续依据《教研优化指南》,持续优化园本教研计划与实践,推动教研计划从“粗放框架”迈向“精准设计”,助力集团教研在“专业化、科学化、实效化”的道路上坚实迈进。同时,集团将继续围绕“开展自主游戏,助力儿童入学四准备”这一主题,以“问题导向、案例引路、工具赋能”为路径,开启“一对一问诊”通道,让每一次教研都成为滋养教师发展和儿童成长的沃土,提升集团教研活动质量,共同绘就“看见成长、预见未来”的美好图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