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防范以“云养殖”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

防范以“云养殖”等名义
实施非法集资


当前互联网时代,诈骗手法日益翻新,一些看似无害的“云”概念,如“云种菜”和“云养殖”,也可能成为非法分子行骗的新途径。他们往往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利用人们追求投资增值的心理,实则暗藏非法集资或传销的陷阱。
这些“云”项目的背后,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农业生产或养殖实体,而是利用虚假的数据和图片,甚至虚构的农场或牧场,来营造一种投资繁荣的假象。投资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其中,不仅损失了资金,还可能被卷入法律纠纷,严重损害其合法权益。

案例分享
不法分子李某创建了一家名为农科公司的企业,并向周围的居民大肆宣传“云养殖”机会,即只需花费70元,便能让公司代为养殖一只土鸡,并在158天后获得29元的利润,同时还能享受免费食用土鸡的待遇。为了扩大影响,李某还通过招募“代理商”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至案发时,非法集资金额达上亿元。
“公司的年轻人态度亲切,说话让人心里舒坦。”、“每个月,他们都组织我们去附近的合作社免费游玩,还能吃到免费的土鸡。购买土鸡时,还有内部优惠。我投资了7万,相当于养了1000只鸡。”... 事实上,这起案件的受害者大多是老年人,即使在案发后,仍有很多人坚信这是一个“好项目”。
案例剖析
这种所谓的“云养殖”业务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骗局。它利用互联网APP、电话推销、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手段,进行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在线上购买鱼类、家畜、茶场等商品,但实际上并不会将真正的实物交给消费者。它们向消费者承诺在投资期限结束后能获得巨大的回报以及所谓的养殖、种植成品,然而这些承诺都是空谈。
近年来,农业领域成为非法集资行为的新热点,其中不乏以畜牧养殖、种植、绿色旅游等名义进行的活动。这些非法集资行为在形式上多种多样,既有利用“云种菜”、“云养殖”等线上手段进行集资,也有通过线下宣传养殖和绿色旅游项目来吸引投资者。然而,无论这些非法集资行为采用何种形式,它们都具有两个共同的特征,即“非法性”和“利诱性”。这意味着这些活动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往往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投资者陷入风险之中。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理性看待各种投资项目和机会。在投资前,要充分了解项目的真实性和风险性,谨慎决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