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东坡总裁梁棣:小店追求速度,大店追求情感

4个月前 (03-28) 阅读数 38 #财经

《中国餐饮年度观察和大数据2024》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美团共同出品,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等协会研究支持。书籍内容包含了年度综述、年度观察和年度大数据,旨在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指南。年度综述部分汇聚了行业专家对餐饮发展趋势的研判;年度观察部分呈现了近百位优秀餐饮企业家真实的行业体感和行业观点;年度大数据部分依托美团平台的数据,从区域、品类等不同维度,用数百张图表对2023年中国餐饮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呈现。


对于中国餐饮业而言,2024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面对消费者、技术、市场的多重变化,餐饮企业如何才能激发新活力,持续升腾人间烟火气?为了帮更多餐饮企业找到学习案例和发展方向,《中国餐饮年度观察和大数据》项目组对众多餐饮企业家进行了采访。本期,我们采访了眉州东坡总裁梁棣,就“小店模式”“数字化升级”“餐饮出海”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小店擅借力 大店要蓄力


当下,小店化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大趋势。相比于过去单店几千平方米的大店模式,面积小型化、投资的轻量化、装修的简约化、产品的特色化的小店模式更受到餐饮品牌的青睐。眉州东坡正是小店模式的探索者和受益者。


眉州东坡门店


据梁棣介绍,近年来,眉州东坡一直在探索小店模式,并在过去两年间开出了30多家店面模型在200-300平米德“小店”,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未来,眉州东坡将在保持现有大店的基础上,将发展重心聚焦在小店模式上,用小店的模式实现品牌拓展。”


梁棣表示,经营“小店”并非易事,绝不能简单复制大店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她认为,经营小店要多借力发展,而经营大店则要多蓄力发展。


比如,在位置选择上,不同于自带流量的大店,小店需要借别人流量。因此,小店更适用于写字楼,白领比较多的地方。而大店则需要自身能够带流量,消费者知道大店的丰富性,就会来了。“就像山姆一样,一般都开在远的地方,但它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你在那里能买到很多质价比高的商品。”


再比如,在菜单的选择上,眉州东坡的小店就是30多个菜。由于菜的品种比较少,消费者对每一道菜都会特别挑剔。这就要求每道菜品都要做到极致,需要道道都是精品。因此,近年来,眉州东坡一直在升级菜品,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将鱼香肉丝升级为“有鱼的鱼香肉丝”。



小店模式和大店模式的不同,还体现在效率上。梁棣认为,大店更注重宴会和家庭聚会,承载的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但小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白领,他们的就餐时间就一个多小时。这就需要厨房要快速,门店要有极致的效率。同时因为店面小,每一点的面积都要经过计算,抠每一个细节。包括岗位、菜单、包括厨房要放几个冰箱,怎么排,前厅的座位怎么排。“小店的经营都藏在这些细节里。”梁棣说。


餐饮企业如何才能打造极致效率的门店?梁棣给出的答案是数字化。她进一步举例说,以前没有数据的时候,眉州东坡判断客户,判断一个店长做的好坏全凭感觉。有了数据之后,眉州东坡可以看得出来这家店问题出在哪里。“互联网体系确实效率很高,我们和美团的合作也是很紧密,我们现在天天看数据,曝光量是多少,有多少人在关注你,有多少人点击你,最后有多少人下单转化成经济效益都一清二楚。数据加持下,你做每个动作都是有针对性的。”


梁棣透露,接下来,眉州东坡会调整组织架构,调成数据化的公司。在他看来,未来的餐饮企业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餐饮公司了,可能是以数据为依据的餐饮公司,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她同时强调,小店也好,大店也好,都是眉州东坡品牌下的一种模式。要活化一个品牌,绝不能仅仅依靠一种店面模型。“大店沉淀的是品牌,沉淀的是一吃就是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忠实用户,小店追求的是流量。当然,每一个层级的消费者都有自己的特点,餐饮企业需要静下心来去思考:大店和小店的客户群体是什么样的,自身的特点在哪里,该如何去满足这个市场。”



餐饮出海 从选修课到必修课


2023年,中国餐饮品牌出海成风。2024年,中国餐饮出海风越刮越烈。回看过去,中国餐饮品牌出海主要服务的还是海外华人群体。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餐饮品牌海外门店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海外华人,而是全世界人民身上。


据梁棣介绍,早在2013年,眉州东坡就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将门店落地在美国。受益于中国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以及外国人对中国了解的日益加深,中餐在国外的欢迎程度在日益提高。她以眉州东坡的美国门店举例说,从客群比例看,一些门店的主要客群已经是外国消费者。比如,眉州东坡比佛利店的客群中,外国人的占比已经超过了华人。洛杉矶店的外国人的占比也比较高。


总结出海经验,梁棣认为有两点不能忽视。首先,餐饮企业出海,一定要把出海目的地研究透彻,一定要用当地的资源和人,不能拍脑门决定。比如制度的差异,餐饮品牌如果把国内的制度搬到海外,一般都会水土不服,大概率要赔钱。再比如文化的差异,在中国,逢年过节,老板都会给员工发红包,但如果在美国,发红包会被认为是剥削员工。因为,红包如果超过25美元,员工需要报税。


类似的差异数不胜数。“我每次从美国回来都累的筋疲力尽。很多事情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我们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人文风情是没有掌控,缺乏感知的,哪怕是和当地土生土长的华人交流,也是非常困难的。”梁棣说。


再者,在菜品上,要提供一些外国人认知较高的菜品。比如饺子、炒饭、烤鸭、宫爆鸡丁等,把这些菜品做到位做好了,打开国外市场就会容易很多。


梁棣表示,2024年,眉州东坡的美国的团队还会选址开店,而她自己也会把精力投入到国际化这件事情上,逐步加快出海的脚步。


“餐饮出海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她指出,就像一些西式快餐品牌,在自己国家卷无可卷的时候,一定会去卷国外市场。在国内餐饮日益内卷的背景下,出海势必会成为中国餐饮品牌的必修课。



上市预告

2024年,餐饮行业还有那些需要关注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背后有着怎样的趋势与机遇?

《中国餐饮年度观察和大数据2024》7月正式上市

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