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35载 | 科技 杉杉的中国梦

1年前 (2024-07-04) 阅读数 331 #综合
文章标签 新能源能源

2024年5月23日

杉杉迎来35周岁生日



35年前

杉杉从宁波甬港服装厂

门口的三棵杉树出发

开启服装品牌化之路


35年后

杉杉以锂电负极材料、偏光片材料

两大产业为龙头

横跨锂盐材料、大宗贸易、医疗健康等

五大产业板块


逐浪

是杉杉的气质





逐梦——开启科技转型之路




1996年,一句“不要太潇洒”让杉杉西服红遍大江南北,杉杉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



杉杉创始人郑永刚先生坚信“大企业要进入大行业”。杉杉锚定的转型方向,正是科技。


1999年,杉杉与鞍山热能院碳素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杉杉科技,共同推动国家“863”课题“中间相炭微球”项目产业化,在国内率先实现负极材料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2001年,杉杉科技实现中间相炭微球规模化生产,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实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国产化。



2003年,杉杉又成立湖南杉杉能源,进军锂电正极材料领域。


杉杉始终坚持对锂电材料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发投入年年加大。





逐浪——投身新能源革命




2007年,iPhone横空出世,引发全球智能手机革命,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需求陡增,杉杉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2010年,杉杉负极材料通过认证,进入苹果供应链。


2014年,杉杉与华为合作开发快充负极材料,充电速度达到普通手机10倍。



如今,杉杉负极快充性能已向5C、6C提升,持续引领快充技术发展。


2013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电动车进入主流市场。更大的移动终端——电动车,正酝酿着更大的变革。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杉杉抓住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爆发期,加快科技创新、产能布局,负极动力类快充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助力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品牌飞跃发展。



2023年,杉杉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市占率保持全球第一。杉杉负极已完成国内70万吨产能布局和芬兰10万吨产能规划。





逐光——突破“卡脖子” 




随着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快速成长。“万物皆屏”逐步成为现实。


杉杉瞄准显示产业关键原材料——有“光学芯片”之称的偏光片,在2021年成功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成立杉金光电,打破外资企业垄断,实现高端偏光片国产化,一举突破偏光片“卡脖子”问题。



杉金光电前瞻性进行“LCD+OLED”偏光片产业布局,在2023年宣布拟收购 LG化学旗下的 OLED 偏光片、车载偏光片等业务,自主研发的OLED TV 和 OLED 手机用偏光片也实现量产出货。


2023年,杉金光电大尺寸偏光片市场份额增长至33%,保持全球第一。




奔跑在科技浪潮的前沿

杉杉35年逐浪前行、与时俱进


展望未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

杉杉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以国际化视野布局未来

致力于成为

受人尊敬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