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见证“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现代牧业用低碳勾勒生物多样性画卷

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现代牧业以塞北牧场的生态实践成果为鲜活案例,通过“养殖-肥田-护草” 低碳闭环,将畜牧业发展深度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生动诠释了2025年“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的全球主题。

现代牧业旗下塞北牧场携手中国农大、中国草业协会,在正蓝旗黑城子天然草场开展退化刈牧草地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采用“液体沼肥”这一核心手段,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注入强大动力。
在距离塞北牧场20km的草场,每亩施用沼肥约10m³后,草场返青时间较未施用区域提前约1周,牧草株高茁壮生长达到25cm,总产更是实现了40%左右的显著增长。这场生态修复 “战役”,不仅让退化草地重焕生机,更为草原生物多样性搭建起广阔舞台,草原生态链条日益丰富完善。
能够取得上述成果,离不开塞北牧场在解决传统沼肥漫灌痛点问题上的不断探索。从早期自备车拉运还田、车辆自喷还田等效率较低的方式,逐步演变为如今的多元、高效模式。

2024年,塞北牧场现有沼肥还田模式涵盖拖拉机拖电式软管施肥、春冬季耕地施肥等多种作业方式,针对玉米、马铃薯、燕麦草、蔬菜及天然草场等不同作物和场景,精准匹配还田量、车辆速度和施肥机效率等参数,实现精细化、规模化运作。这种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的沼肥还田模式,让沼肥在广袤土地上充分发挥价值,助力土壤改良、肥力提升,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守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关键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上一篇:@所有人 月末额度申请机会来了>>> 下一篇:在北京,我们是两颗卫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