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网络始于心 网络辟谣践于行--城关派出所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

4个月前 (03-19) 阅读数 121 #社会





为切实增强辖区群众的网络安全和文明上网意识,提升辖区群众对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近日,城关派出所民辅警深入辖区开展“清朗网络始于心 网络辟谣践于行”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城关派出所民辅警向辖区群众讲解了网络谣言的界定、传播特点以及所产生的危害,并结合本辖区实际发生的网络谣言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谣言是如何产生、发酵,以及对社会秩序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际案例生动地向辖区群众强调了不信谣、不传谣的重要性。同时,民辅警们还积极引导辖区群众要不断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树立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的良好上网习惯,提升识谣、辨谣、防谣的能力。

下一步,城关派出所将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营造共同抵制网络谣言的良好氛围,共筑美好的网络精神家园。



“网络谣言”常见套路



 ①凭空杜撰:为了吸引眼球,造谣者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凭借主观想象来编造虚假信息,引起大量网民围观。

②不实信息:基于部分事实进行断章取义、刻意夸大,导致真假难辨。

③“AI”编造:相较于以往费尽心思地采写、拍摄,如今的一篇文章、一篇图片只需输入关键词即可由AI快速生成,成本低、效率高。

④拼凑剪接:这种谣言的基本素材是真的,但有其特定背景、地域、条件和处理结果,脱离了具体的背景和场景被使用,成为了谣言。

⑤假戏真拍:部分“网红”或博主为了博眼球、吸引流量,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虚假内容传播网络谣言,甚至写剧本自导自演包装成真实事件,误导大批网友围观。

⑥辟谣求证: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先用自己的小号发布一则谣言,然后用自己粉丝多流量大的账号进行转发,话术是“求真真假”,在这所谓的“求证”中,谣言得以传播。

警方提醒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无论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请广大群众自觉规范网上言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携手共筑清朗有序网络空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