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也有速冻的?速冻VS新鲜:营养到底差多少?

1小时前 阅读数 143 #综合

走进生鲜超市,冷柜里颗颗分明的速冻莓果、金灿灿的速冻玉米粒......与货架上裹着保鲜膜的“新鲜”蔬果,你平时更常选择哪一种?

近日,某知名餐饮品牌因“预制菜”成为热议话题,很多人这才意识到:原来连西兰花也有“速冻版”。

不少人心里犯嘀咕:速冻蔬菜,是不是没营养、不新鲜?那些结着冰霜的莓果和杂蔬,还值得买吗?

其实,选哪个更好,真得看具体情况。

如果你工作繁忙,经常加班,没时间天天买菜;

如果你独居生活,想吃得丰富又怕浪费;

或者你采购不便,习惯一次备好几天的菜……

那么,速冻蔬菜或许是一个兼顾便利与营养的选择之一。而如果你习惯每天采买、讲求口感、离菜市场又近,买“新鲜款”也很值得坚持。

今天,我们并不打算一味推崇“新鲜至上”,也不想为“速冻”强行正名——我们只想坦诚地聊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速冻 vs 新鲜,到底该怎么选?

 时间的赛跑:两条不同的旅程

“新鲜”蔬菜,可能没有那么“鲜”
我们通常认为,新鲜蔬菜就是从田间直达餐桌。
但现实往往是:一颗西兰花从被采摘下来,要经过运输、批发、超市陈列……才来到你家厨房。这个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数周。
在此期间,光照、温度和存放时间,都在悄悄“带走”它身上的维生素C、B族等营养素。
速冻蔬菜的“时间暂停法”
而速冻西兰花走的是另一条路:采摘2-4小时内运至工厂→清洗→烫漂(短暂热浴)→急速冷冻(IQF)→ 包装上市。
这套流程,相当于在采摘几小时内就把它的“鲜活状态”冻结保存了。

“烫一下会不会没营养了?”

    1

    烫漂:必要的“牺牲”

    说到营养,速冻加工中有个关键步骤——烫漂。就像给蔬菜泡个“热水澡”,目的是让其中的酶“睡着”。

    为什么需要这一步?

    · 防止蔬菜在冷冻储存时变色变味

    · 保护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些宝贵营养素

    · 虽然会损失约20%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C[1],但却能保住后续长时间冷冻过程中更多的营养

    这就像用一小部分兵力守住更重要的堡垒,是一笔非常划算的“营养交易”。

    2

    快速冷冻:冰晶越小,营养越稳

    慢冷冻(传统冷冻):

    就像在寒冷的房间里慢慢结冰的一桶水,会形成大而尖锐的冰晶,容易刺破细胞壁,导致营养流失、口感变差。

    快速冷冻(IQF技术):

    -30℃甚至更低的超低温环境下[2]快速冷冻,冰晶微小,几乎不会破坏蔬菜的细胞结构。解冻后,蔬菜能更好地保持原有的形态、爽脆口感和营养成分。

    营养对比:速冻蔬菜vs“新鲜”蔬菜

    一场关于营养的公平对比,不应该用“刚采摘的”和“速冻的”比,而应该用你在市场上能买到的所谓“新鲜”和速冻的来比较。

    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的研究重点检测了西兰花中的三种关键营养素: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叶酸。[3]

    维生素C:

    研究发现,新鲜、冷藏和速冻的西兰花在维生素C含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含量分别为50.246.7和 50.6 毫克/100克。

    这意味着,速冻西兰花保留了与新鲜采摘时相当的维生素C水平。

    β-胡萝卜素:

    新鲜和冷藏储存的西兰花含量相近2020 vs. 1710微克/100,但都显著高于速冻样品940微克/100。这可能与加工过程中的轻微损失有关。

    叶酸:

    新鲜样品更高72.6微克/100,冷藏储存的稍低67.4/100,速冻样品相对低61.7微克/100,但三者间的差异并不巨大。

    总而言之,与现代供应链下的“新鲜”蔬菜相比,速冻蔬菜是一种营养保留良好的可靠选择,尤其在维生素C的保留上表现出色。

    在大多数情况下,速冻果蔬与新鲜果蔬的营养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无论是新鲜蔬菜还是速冻蔬菜,买回来都应尽快食用。

    点击下方加入长轻

    营养师教你如何吃得更健康↓

    哪些食物,更适合速冻?

    以下几类,速冻反而是更好的保鲜方式:

    1.娇嫩的浆果类

    如草莓、蓝莓、树莓。它们质地柔软、容易腐烂,速冻能帮助锁定其风味和形态,常用于冰淇淋、酸奶和烘焙。

    2.远洋深海鱼类

    如金枪鱼、鳕鱼。为了保鲜和杀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它们常在被捕捞后立即在船上进行-60℃的超低温速冻。

    3.预制主食与点心

    如水饺、包子、汤圆、手抓饼。速冻不仅能保证食品安全,更能有效抑制淀粉老化(回生),让面食复热后仍能保持柔软口感。

    4.部分蔬菜:

    如甜玉米粒、青豆。烫漂后速冻,避免了季节性供应问题,是家庭烹饪的得力助手。

    如何聪明地挑、处理和保存速冻食品?

    1

    挑选

    看状态选择包装内颗粒分明、无大量结块、冰霜少的产品IQF的标志)。如果冻成一坨,说明可能经历过反复冻融,品质差。

    看日期购买时注意看生产日期,越新越好。

    2

    处理与烹饪

    不解冻大多数速冻蔬菜(如西兰花)无需解冻,直接下锅烹饪,避免营养随解冻水流失。

    急火快炒//微波采用短时、高温的烹饪方式,快速做熟,更大化保留营养和口感。

    避免长时间水煮长时间水煮会让更多水溶性维生素融入水中。

    3

    保存

    回家后及时放入-18℃以下的冷冻室[2],避免温度波动。

    避免反复冻融拆封后建议一次吃完。吃不完的要密封好再放回冷冻室。反复冻融会严重破坏品质,并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4

    合理搭配

    速冻蔬菜不能完全替代新鲜蔬菜。

    应将速冻蔬菜作为膳食搭配的一部分,与新鲜蔬菜、水果交替食用,来获取更多的营养素(如一些怕水怕热、在烫漂中易损失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可从新鲜水果中补充)

    点击下方加入长轻 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理性选择,科学看待速冻食品

    速冻技术,是现代食品工业赐予我们的保鲜“时光机”。它让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季节的食物。

    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更便捷的食物选择。说到底,速冻还是新鲜,本就不是一道是非题。

    如果你是忙碌的上班族追求效率的独居青年,速冻蔬菜可能是你节省时间、减少浪费的选择之一,搭配新鲜蔬菜帮你补充膳食营养。

    如果你是习惯囤菜的长辈,或是不便频繁采购的家庭,将速冻蔬菜与耐储存的新鲜蔬菜(如土豆、胡萝卜等)搭配,是实现饮食多样化的聪明办法。

    如果你追求烹饪口感、享受买菜过程且采买方便,那么继续挑选新鲜蔬菜,同样值得坚持。

    真正重要的,不是站“新鲜”还是站“速冻”,而是我们是否了解了背后的营养真相,是否愿意依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做出更明智、更灵活的选择。

    吃得明白,才能吃得健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理性看待各种食材,科学搭配饮食,才能让我们吃得更健康、更安心。

    参考文献:

    [1].Hunter K. J., & Fletcher J. M..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omposition of fresh, frozen,jarred  and  canned  vegetables  [J].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02, 3(4): 399-406 

    [2].GB/T 31273-2014《速冻水果和速冻蔬菜生产管理规范》

    [3].Li L, Pegg R B, Eitenmiller R R, et al. Selected nutrient analyses of fresh, fresh-stored, and frozen fruits and vegetables [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7, 59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