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从“百年基业”到“数智新生”

6小时前 阅读数 140 #综合
图片

引言

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大型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本系列将深度解析行业龙头企业的数智化实战,探寻它们如何借助数据与智能技术,重塑业务、提升效率、驱动增长,为更多企业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论与前瞻思考,助力大型企业在时代变革中抢占先机、破局增长。


本期企业: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案例价值:本案例通过开滦集团的实践,讲解了工业企业如何通过以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为起点,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开滦集团通过打造数智化运营平台,建立高效协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方式,重塑财务体系、降本增效。通过此次数智化转型实践,开滦集团的会计核算人员数量缩减至原来的1/3,审批效率提升100%,员工填报单据的时间节省90%。

——收录于《大型企业数智化》图书第10章

图片

开滦集团

发展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活化石,开滦集团跨越三个世纪,其经营史堪称一部中国工业发展的史诗。自1878年以“开平矿务局”之名叩响中国机械化采煤的第一声后,到2024年,他们以934亿元的资产规模稳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84位。



然而,当全球数字经济重构产业竞争格局时,这家拥有10座矿井、3000万吨年产能的能源巨头,不断在时代浪潮中寻找破局之道。2022年,他们顺势而行,在“数字开滦”的指引下,以财务管理为支点,开启一场关乎百年基业存续的数智化革命。


或许我们都会有同样的疑问:对于这样一家工业巨擘,开滦集团是如何踏上数智化转型之路的?在这场变革中,他们又成功挖掘出了哪些全新价值?是否焕发了新的活力呢?


有时候,行动既源于内部驱动力,也受外部环境的激发。正如2022年的开滦集团,在面对国资监管的新要求、内部流程优化的需求以及智能财务发展的机遇时,重新站在了一个转折点上,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



当年,开滦集团面临多方面挑战:


政策层面,河北省国资委要求在9月30日前建成财务共享平台;

流程层面,传统纸质审批模式效率低下,流程不可控,结果难以追溯;

数据价值层面,原有系统中的数据孤岛林立,无法有效利用,也无法辅助决策;

业财融合层面,下属单位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严重割裂,实现不了全量分析;

集团管控层面,旧系统难以满足财务数智化发展需求,需要引入先进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以财务共享中心

撬动数智化革命


建设“数字开滦”的第一步,就是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用友则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理想伙伴,以“业业融合、数据融合、智能运营”为目标,通过用友BIP建设开滦数字化运营平台。


开滦数字化运营平台架构


从羊皮账本到电子凭证,从手工算盘到智能中台,开滦集团的财务管理史正是其百年基业的缩影。在这样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并非易事。比如,当分散的业务单元各自为政、数据标准千差万别时,能否仅靠一套标准化系统就可以实现全集团财务数据的“大一统”?面对组织架构层级森严、部门利益错综复杂的局面,如何打破数据孤岛,并承担转型阵痛?


然而,所有创新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对于开滦集团来说,他们拥有充足的底气应对各类挑战,正是因为其精心构建的 "一体两翼" 财务架构。


具体来说,就是以业务财务、目标财务、战略财务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为核心,向外延伸出财务共享中心与财务公司两大支柱。三级管理高效联动,左右两翼协同发力,形成了以财务驱动业务、以管理赋能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财务防线。


基于这一坚实基础,双方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进行了全面谋划,计划建立五大平台——会计处理平台、内控监督平台、数据服务平台、经济调度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


但是,这场财务变革的深度远不止于此,因为双方突破性地将价值法与事项法会计深度融合,以“七化”标准重塑财务体系——会计业务标准化、会计处理集约化、会计信息场景化、核算单元精细化、内控监督可视化、数据服务精准化、业务审批线上化。这些举措也为下一步建设开滦数字中心、推动全面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7月,项目正式开始。在一年多的建设期内,开滦集团与用友合力攻坚,成功构建了驱动财务转型的五大引擎,并实现了集团总部、11 个二级公司、282 个三级单位的上线运行。由此,企业进入财务数字化2.0时代,并向3.0时代积极迈进。


那么,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满足了当前企业管理的哪些需求?又为未来全面数智化转型创造了哪些机遇呢?


第一,推动财务从传统核算向价值创造转型。

通过统一标准流程,构建精细化核算体系,培育综合型财务团队,提升财务服务效能;


第二,驱动分子公司财务向业财融合、管理会计转型,实现财务职能分离与决策能力升级


第三,以数据共享贯通业务、财务、资金与税务,建立财务大数据中心,推动财务从价值守护迈向价值创造;


第四,实现业务端到财务核算全程数字化,推进会计档案电子化,构建透明可控的智慧财务体系;


第五,融合先进技术重构财务流程,打造智能财务体系,以数据驱动战略决策,引领财务智慧化变革。


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开滦集团的会计核算人员数量缩减至原来的1/3,审批效率提升100%,员工填报单据的时间节省90%。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随着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这家百年企业将会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穿透式管理

破局物资采购“深水区”


财务共享中心的落成,标志着开滦集团与用友携手迈出数智化转型的关键一步。随后,双方乘势而上,聚焦物资管理这一传统企业转型的“深水区”,基于用友BIP数智供应链,掀起新一轮数智化浪潮。


近年来,开滦集团精准锚定“以煤为基、相关多元” 的战略坐标,精心构建起 “三柱一新”的产业版图,涵盖煤炭、煤化工、现代服务与新兴产业。其生产经营的足迹遍布河北多地以及内蒙古、新疆等广袤区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当口。当下,唯有推动数据流、物流、资金流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才能更好的驱动企业转型发展。


为此,开滦集团以打造数智化转型标杆为目标,全力构建流程统一、管理规范的物资管理平台。该平台不仅要实现全集团物资集中管控与穿透式管理,更通过与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互通,推动业财深度融合。


那么,究竟何为 "穿透式" 管理?


可用四句话精准概括:全链贯通,让物资从计划到结算、设备从申请到报废的每个环节都"活"起来,让整个供应链再生活力;数据赋能,让业务数据不再是沉睡的数字,而是成为流动的“智慧血液”;智能升级,让管理看得见、管得住,决策更高效,成本更可控;模式进化,实现从经验判断到“数字说话”的转变,并通过管理模式的升级,让管理者不仅能看清当下,更能预见未来。


历经多方协同攻坚,该系统建设也是成果卓越,其核心价值深度凝练为五大维度。


01

全流程智能管控。

通过构建统一物资采供平台,贯通全业务流程,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推动端到端业务融合,提升计划精准度,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目标。


02

仓储与采购双效优化。

通过优化多级库存与补货业务,实现仓储精细化管理;通过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大幅提升采供效率,控制物资积压。


03

风险管控与决策支持。

实现采购供应多维分析与管控,保障供应链高效透明,提升整体水平。


同时,提升主数据管理,增强业务决策能力。


04

流程与架构双重优化。

践行“同级同质、纵向扁平、审批数智化”理念,实现物资管理高效运转;同时,兼顾集团统一管控与上市公司业务独立性,为审计提供依据。


05

数据深度融合与行业覆盖。

统一管理物资全链条业务数据,满足数据共享中心建设需求。同时,通过打造“横向覆盖、纵向穿透”的物资管理平台,实现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管理,确保过程可控、数据可溯。

数智化转型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深耕


如今,开滦集团与用友的合作早已突破财务共享与物资管理的边界,在投资、贸易、数据等核心领域持续深耕。


比如,在投资管理领域,双方联合打造的一体化平台,构建起集团与二级公司分层协同的资本运营体系,从项目评估到投后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实现透明化、智能化,显著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为战略投资决策装上“智慧引擎”。


大宗贸易管理平台则以合同为核心枢纽,贯穿事前风险预判、事中动态跟踪、事后复盘优化的全生命周期管控。通过智能风控模型与流程自动化,有效规避市场波动风险,贸易业务运营效率提升超 30%,成为集团拓展市场的坚实保障。


但是,最具突破性的成果当属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基于用友BIP技术底座,开滦集团搭建起“1+5”数据架构 ,即1个统一技术底座协同数据治理、存储、计算等5大支持中心,构建覆盖16大智慧产业的特色指标体系。从数据采集、可视化呈现到智能分析预警,通过全链路优化,不仅为经营管理提供实时洞察,更前瞻性地布局企业 AI 数据基建,成为传统企业向AI转型的领先实践。


由此可见,用友作为战略伙伴,为开滦集团数智化转型注入了无限活力。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大一统”开滦数字中心的成型,让“数字开滦”的战略蓝图从规划走向现实,更是为百年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智翅膀。

数智基因

激活百年血脉


开滦集团的转型之路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的生命力不再取决于资历,而取决于进化速度。从财务共享中心到智能供应链,从数据中台到决策大脑,这场跨越146年的自我革命,不仅让老牌国企焕发新生,更为中国工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历史从不优待守成者。唯有将百年积淀转化为数智基因,传统巨头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继续定义行业规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