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夏至:昼长夜短,盛夏开启

2个月前 (07-07) 阅读数 255 #时事
文章标签 农业三农






每年6月21日至22日之间,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达到黄经90°时,便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也是盛夏时节的开端。古人称之为“极阴阳之际”,它既是自然运行的一个节点,也承载了丰富的农业和文化意义。






夏至是农事活动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气候特点各异,南北方的农业生产也展现出不同的节奏。


1.南方地区

在南方地区,夏至正值梅雨时节,雨量充沛。这种湿润的气候对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然而,梅雨季的湿热天气也容易导致病虫害滋生,农民需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作物健康成长。


2.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夏至后进入高温干旱期,农民需要及时灌溉,保证小麦、玉米等作物的水分供给。同时,随着春小麦的陆续成熟,部分地区开始忙碌于夏收和夏播的转换。


农谚云:“夏至无雨三伏热,芒种有雨夏至凉。”这些经验总结了夏至时节的气候规律,也为农民安排生产提供了参考。

夏至是阳气最盛的节气,也是天地能量的转折点。古人认为,夏至的意义在于“阴阳调和”,它提醒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衡。在现代生活中,夏至的哲学启示在于:无论阳光多么强烈,都需要内心的清凉与从容。《夏至诗》中有云:“昼长似水无穷碧,蝉鸣如织夏意深。”夏至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节点,也是人们体验四季轮转的契机。






夏至,是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生命蓬勃的象征。在这阳光正盛的日子里,让我们珍惜光阴,拥抱自然,在夏至的热烈与清凉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