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研说 | 临床研究药物监查知多少(上篇)

试验用药物是临床试验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是开展临床药物试验的核心,是为验证试验用药物在受试者使用后的安全性和疗效为目的,按照研究方案使用药物后观察其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产生的疗效获取数据信息。所以,试验用药物事关受试者的安全和疗效,能否精准、完整和严谨的让试验用药物为上市提供充分依据,以及为大众患者带来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在临床试验中心监查工作中,对于临床试验药物的监查管理也就尤为重要和严格规范。那么,在中心试验药物监查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环节,如何能高效高质量的完成的试验药物的监查和管理。本期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探讨。
CRA药物监查管理“5部曲”:

试验药物的申请
药物库存管理
不同项目中试验药物的申请方式可能会不同,例如线下申请、使用电子系统自动触发提醒或发放等。无论哪种申请方式,首次申请前必须按照项目药物管理计划对冰箱(恒温箱)和温度计设备确认符合性,监查员都要时刻关注研究中心的试验药物的保存条件,库存情况,受试者访视计划及需要用药量,及预计新增随机受试者量等,可以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表格和tracker或者从系统定期导出报告进行核对,风险预估,以降低中心试验用药品的数量不足而导致受试者无药可用或者出现用药超窗的风险。
流程确认管理
试验药物运达前,CRA需要确认中心药物申请和接收流程(文件完整、仪器设备可用),并提前与药物管理员及site 确认药物接收人员,接收地点/空间,接收的时间,中心接收特殊要求等,并确认相关人员均已完成充分培训和授权,清楚药物接收流程和要求,防止药物无人接收或者未授权人员进行不当的接收。
试验药物的接收
接收流程监查
首次监查时,CRA需要核查中心药物接收流程是否符合要求,接收过程的衔接顺畅无误,确保试验药物中心接收和确认均符合药物管理手册要求,如试验药物接收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如需要核对药物运输过程的温度,包装完损,数量,批次/号等,确认无误及时在系统登记接收并中心储存。
运输&接收文件监查
交叉核对药物申请&运输单,接收单,温控记录单,温度计校准证书,快递运单等文件日期,数量的完整性,真实性,逻辑性,确认药物在接收时有充分按照项目药物管理要求确认研究药物的安全可用,将确认核对药物接收相关文件完整无误的保存在研究者文件夹。
温(湿)度监查
试验药物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放置经过校准的温(湿)度计,温(湿)度计需要记录药品运出到开箱期间的温(湿)度曲线,需要在药品达到中心接收时确认药物运输途中的温度符合方案要求并及时打印温度记录保存文件夹中。
试验药物的储存
安全性
试验药物储备空间需要柜子带锁或者专人管理,保证药物的安全性。
库存量
CRA每次监查均应对药物库存进行清点,核查申请入库和发放日期,数量逻辑准确,结合中心冰箱储存空间,受试者随访和随机情况,及时申请足够库存量。
温(湿)度
试验药物的储存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的保存条件存放,如果试验涉及多种保存条件不同的试验药物,需要按照药物储存要求分开存放,并同时根据药物保存条件分别记录温度和/或者湿度,常温药物管理温度记录一样重要,不容忽视。温(湿)度记录要定期导出打印确认并签署,保存。如发生超温(湿)及时与药物管理员沟通,隔离超温药物确保受试者安全暂停发放,并第一时间提供超温(湿)记录和涉及超温(湿)药物编号数量,报告项目组转交申办方进行评估是否可继续发放,待获取申办方反馈的评估结果后再指导研究中心具体操作(继续发放或隔离待回收等),将超温(湿)报告和评估结果保存TMF和ISF中。
有效性
监查时需要确认当前使用批号药物是否完成药检报告备案,同时关注药物的有效期,包装是否有无破损潮湿,不可将过期药品发放受试者,提醒中心及时隔离过期及破损药物并尽早回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