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进度即将拉满,收心攻略已备好!

孩子们刚从暑假中缓过神来,学习逐渐步入正轨,就迎来了十一小长假,假期里孩子睡懒觉、玩手机,游览名胜古迹......刚收起来的心又散了。
转眼,小长假的“余额”即将清零,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尽快打起精神,恢复学习状态呢?
这7件小事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起来!

以身作则
假期即将结束,家长想要让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不再松散,首先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
如果家长自己仍处在松懈、没有规律的假期生活状态中,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家庭气氛回到有规律的状态时,孩子才会更容易“进入角色”。

循序渐进,恢复习惯
假期即将结束,家长可以逐渐减少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和频率。
如果孩子在假期前几天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超过3小时,那接下来几天就逐渐减少到2小时、1小时,同时逐步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禁止全部的娱乐活动并强迫孩子学习哦。

亲子阅读
减少了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后,家长不妨用亲子阅读来陪伴孩子,这样既能帮助孩子成功戒掉电视和游戏,又能完成拿起书本,适应开学的过渡。
家长在这几天可以根据假期出游的地方找一些相关书籍,和孩子一起阅读,还可以引导孩子结合书籍和自己的所见所闻,再配上拍摄的照片,写一个游记。对于没有出去旅游的孩子,则可以引导他写一写假期里做的有意思的事情,并鼓励他将有趣的经历带到学校和同学们分享。你会发现,通过你的引导,孩子已经开始盼望返校的日子了。

调整作息时间
假期快要结束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恢复日常的生活作息,调整生物钟,适应上学与放假的“时差”变化。在假期的最后几天,家长可以试着逐渐提前孩子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
在孩子准备睡觉前,尽量不要让他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否则孩子的大脑会处于持续兴奋的状态,不利于尽快入睡。

调节孩子心理状态
对孩子来说,假期与上学之间最难转换的是心理。由于假期里比较自由,加上旅游带来的的兴奋,很多孩子便重新对上学产生恐惧或抵触情绪,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帮助孩子进行调整。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前调整作息时间,并且逐步减少他们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等娱乐时间,让孩子的心理逐步从“放假”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家长也可以充分利用返校前的时间,安排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把注意力从玩乐逐步转向学习,一点点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

对假期进行总结回顾
家长可以陪同孩子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一起分享假期的收获和遗憾(读书、休息、娱乐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制定短期计划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展望未来,共同拟定短期学习计划,把孩子接下来要读的书籍、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科以及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纳入这个学习计划中。还可以一起商量并拟定近期在学校的目标,计划学一门新特长等等。
制定短期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以便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