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四川“智改数转”新闻发布会,长虹“头雁”效应备受关注

1年前 (2024-09-24) 阅读数 218 #财经

6月25日,由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绵阳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介绍了四川“智改数转”方面开展的工作和下步谋划,副市长邓辉作为主发布人全面介绍了绵阳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情况。科技日报、中新社、中国改革报、金融投资报、四川日报等15家央、省主流媒体分别围绕科技赋能、龙头带动、示范引领等7个方面进行了提问。市经信局局长王敏就解决需求多元化、企业资金难点和推动各项举措落实等答记者问,长虹控股集团、雅化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

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龙头企业在“智改数转”中发挥着关键的示范引领作用,绵阳的龙头企业是如何带动推进“智改数转”工作的呢?长虹控股集团党委委员、数字产业BG负责人侯宗太在会上进行了分享。


“近年来,我们集团致力于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活力。我们不仅自身实现了‘智改数转’,更为全国相关企业提供了转型的样板。”侯宗太表示,长虹已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智改数转”服务,在打造产业生态上一直坚持“合作共赢”,让合作伙伴,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龙头企业的技术溢出和配套服务,实现“大树底下好乘凉”。


侯宗太指出,能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智改数转”——打铁还需自身硬。长虹坚定进行制造能力提升,围绕“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生产精益化”,通过“智改数转”,极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以电视产品为例,创新打造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以销定产的数字驱动模式,订单交付周期从49天缩短到11天,商业库存周转率提升145%,库存成本节省近1亿元。并且长虹发挥产业链“头雁”企业示范效应。通过“智改数转”,长虹空调室外机电控自动化生产线用人从46人减少到25人,单人单位时间内产值翻了两倍,还实现了产品可追溯管理,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同时,长虹结合自身制造领域产业实践,以产品化思维打造了四川首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贯穿企业销研产供服全流程,形成了一批面向行业、产业链、产业群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带动上下游企业参与共建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赋能电子信息、高科技、快速消费品、能源化工等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比如,长虹依托双跨平台为博雅新材料“量身”打造了一套以客户为核心的端到端企业业务运营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开发运维一体化,并具有丰富的个性化功能和优化的操作体验,彻底打通了研发、制造和营销的全链路,推动业务流程的全面革新。不仅激活了博雅新材料现有客户资源,还拓展了新客户群体,显著提升了该公司提供定制化和差异化服务的能力。


下一步,长虹将致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享服务平台”在绵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改数转”解决方案,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赋能川渝乃至全国千行百业!


内容来源:四川发布、绵阳日报

主编:张勤

审核:刘海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