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追光者 | Minth MBU Light Chaser NO.28

2小时前 阅读数 151 #综合



-ZHUIGUANGZHE-


01.从坚持到引领,一位骨干的真诚之路

<


02.  检验班的“定盘星”

<


03.  叉车操作台上的“冠军”

<



01.


「 从坚持到引领,一位骨干的真诚之路

清远东海敏实 - 张宝灵

为什么留下?因为这里有“人”,也有“路”

2025年张宝灵时隔两年后再次加入敏实,新员工占半,交付压力大。但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车间环境,很多人或许会选择退缩。


但她提到企业文化给予她的尊重与发展空间:“不会说你年龄大了,只要你有能力,你就上。”这种“能者上前”的机制点燃了她的学习热情。“新奇的东西我都想去学,学会了又有成就感。”


A19事件:一次危机中的专业觉醒

2025年6月,张宝灵被任命为熔接加工线骨干,也在此期间经历了关键的A19品质事件。


当时产品更换胶料,手感发生变化,她第一时间察觉异常。“摸起来就不一样”,随即检查发现尺寸缩短,几乎同时客户投诉到来,生产线险停。她迅速联合屏保工程师商讨对策,通过调整长度补偿缩水问题,确保产品仍符合标准。她和团队收集5批次100个数据,核算偏差,助定临时制程,调整堆放和冷却。次日,新品达标,客户生产恢复,报废率从8.6%降至1.7%。


整个过程虽未明确耗时,但从发现问题到联动解决,体现了她作为全检出身员工的品质意识。“你愿意买一条有问题的产品吗?哪怕送给你也不要吧。”这是她的朴素信念,也是她坚守岗位底线的理由。


带团队:不是管人,是“把他们当家人”

张宝灵带领的团队目前约33人,自她担任骨干起逐步组建成型。在她口中,这支队伍“很团结”,而这份凝聚力来自日常点滴的用心经营。


“我喜欢跟他们一起干,不要比他们干得少。”她坚持熟悉每一个岗位的操作重点,以便有效指导。平时在群里沟通,在饭桌上传递关怀,偶尔一起唱歌放松。


当有成员情绪低落或家庭变故时,她不会强行劝导,而是请与其关系亲近的同事侧面了解情况。“前段时间有个小伙子,家里有些变故,想离职。”她主动向科长申请一个月假期,并组织团队轮流发微信鼓励他。


 她没有华丽辞藻,却充满将心比心的理解与边界清晰的善意。


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光芒
 她发现问题敢于发声,源于“不让问题产品流入客户手中”的职业良知;她带团队不靠权威,而是以身作则、换位思考、真心相待。她的坚韧与温暖是无数一线员工的缩影。




02.


「 检验班的“定盘星”

嘉兴敏信-江金钟

敏信产线上的新兵
当江金钟第一次站在敏信的生产线前,手里的检验灯微微发颤。他只有一周时间完成交接,就要独立带领GP12检验团队。望着流水线上流转的零部件,他暗自握紧了拳头:"连标准都认不全,怎么带领团队?"

日夜兼程的学徒
白天,他寸步不离地跟着老师傅,从最基本的检验手势学起;晚上,他对照着检验标准,一遍遍辨认各类缺陷特征。有次为了弄清一个细微的色差标准,他在不同光线下反复比对,直到双眼发酸,他暗暗在心底告诉自己:"不能因为我的生疏拖后腿。"那段拜师学艺的日子,不仅让他的检验技能突飞猛进,更让他以最踏实的方式,快速融入了这个看重技术的集体。

从观察开始的变革
在巡线时,他发现每个检验员的手法都不相同:有人先检外观再测尺寸,有人顺序完全相反。更棘手的是,这些习惯都已延续多年。一次早会上,他刚提出统一标准的想法,就听到老检验员的嘀咕:"这么多年都这样,何必折腾?"江金钟没有强推新规,而是拿着记录本,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他守在每位检验员身边,记录他们的独到手法:老师傅识别焊缝缺陷的独特角度,资深员工判断装配间隙的精准手法......渐渐地,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员工开始主动分享经验:"江工,我这个方法要不要也记下来?"

智慧凝聚新流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融合众人智慧,一套全新的检验流程终于诞生。但如何让新人快速掌握?看着厚厚的标准文件,江金钟想起自己初学时的困惑。他连夜将关键要点编成口诀,在试培训时,新员工很快就掌握了要领。"这个办法好!"听到同事的称赞,江金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忐忑到笃定的成长变革的效果超乎预期。三个月后,团队月均不良品从1500片降至800片,效率提升25%。如今走在车间里,江金钟依然会时不时停下脚步,但他的眼神里不再有当初的忐忑,而是闪烁着笃定的光芒。




03.


「 叉车操作台上的“冠军”

江苏和兴-赵杨

“嘀嘀嘀”,报废区,发货区,总能看到赵杨驾驶叉车穿梭的身影。这个握着叉车手柄八年的帅小伙,脸上总带着憨厚的笑,凭着硬实力和热肠子,是同事们心中物流降本的特种兵、乐于助人的小蜜蜂、技能比武的小能手,每一个称号背后,都藏着让人暖心又佩服的故事。

物流降本的特种兵

仓库发货计划难免存在临时调整,此前多年,为保障交付,16:30后的临时改单需额外安排专车,导致成本增加。从生产到入库到出货,作为物流降本的特种兵,赵杨心中怀揣着组织卓越的首要任务,积极响应,极大地缩短原来工作链路的耗时,将临时改单的截止时间从16:30延后至19:00支持生管物流部2025年费用同期降低23%。


乐于助人的小蜜蜂

碰到同事请假或者出差,他总是看到团队的需要,主动补位,超额完成自己和同事的工作,“都是一起干活的兄弟,互相搭把手应该的。”他腼腆地说道。


技能比武的小能手

在技能比武的赛场上,赵杨更是当之无愧的小能手。今年淮安北方片区技能比武赛场上,他操控叉车缓缓移动,货叉起落精准如尺,每个动作都稳得像定了格。第十个托盘落稳时,全场响起惊叹声。赛后有伙伴问他秘诀,他笑着说:“不过是把日常活儿练熟了。“ 正是每天的反复摸索,练就了技能比武赛场上的冠军风采。


开叉车看似是个力气活,其实需要倾注满心专注。对工作用心,能降本;对兄弟用心,能暖心;对技术用心,能出彩。阳光下,赵杨开着叉车穿梭在货架间的身影,成了淮安院子里动人的风景线。



追光者

Minth MBU从23年4月创建栏目《追光者》

旨在追寻身边的温暖故事

希望更多的人看见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