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万亿!OpenAI宣布投资


北京时间10月28日夜间与29日凌晨,OpenAI宣布了两件大事。一是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公布OpenAI的AI基础设施总投资额约1.4万亿美元。二是OpenAI又与微软签署购买2500亿美元Azure云服务的新协议。这两个加在一起,OpenAI的AI算力投资总额达到约1.6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1万亿元)。
微软-OpenAI新协议,重新定义合作边界
协议核心是“算力换自由”:OpenAI以2500亿美元Azure订单,换得非API产品跨平台部署权与第三方合作自由,打破了单一云依赖的桎梏。
微软则放弃“OpenAI优先算力提供商”身份,但保留API独占权与AGI独立研发权,短期可锁定巨额订单并推动Azure云业务增长,对OpenAI集团公益公司1350亿美元持股(稀释后27%)仍巩固其核心股东地位,技术使用权延长至2032年更保障了长期收益。
反面而言,“合作松绑”暗藏潜在冲突。
微软独立研发AGI的权限,可能导致双方从伙伴转为竞争者。
OpenAI多平台部署虽提升灵活性,但可能分散生态资源,需依赖第三方基建,若未来云厂商竞争激化,算力稳定性或受冲击。
此外,32.5%(未稀释)到27%的持股稀释,或影响微软对OpenAI关键决策的话语权。
1.65万亿美元AI算力投资,狂飙的机遇、泡沫
奥特曼公布的OpenAI计划投资1.4万亿美元建设略超30吉瓦级算力基础设施,实现周产1吉瓦算力的基础设施工厂,目标是“将AI算力成本显著降低至5年生命周期内1吉瓦约200亿美元”。
这一战略若成功,将大幅降低AI训练成本,有可能推动模型规模与应用边界突破,巩固其在生成式AI领域的霸主地位,同时通过标准化算力生产模式重塑全球AI产业规则。
然而,风险集中于投入回报与落地可行性。1.65万亿美元规模远超行业常规投入,需数千亿美元年收入支撑,而当前OpenAI年收入仅约130亿美元,资金缺口需依赖英伟达、AMD等合作伙伴的“循环融资”或股权置换模式。
若AI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或全球算力需求放缓,以及电力供应跟不上,OpenAI很可能陷入高杠杆运营风险,巨额投入或成沉没成本,甚至引发产业链信任危机。
每周1吉瓦算力的产能目标技术难度极高,若成本控制未达预期或技术迭代受阻,将引发巨额亏损。
此外,催生“投资泡沫”,OpenAI的AI算力军备竞赛将加剧行业集中度,可能强化“算力霸权”,过度集中的AI算力投入,将加剧行业资源失衡,中小玩家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极大压缩,技术伦理、能耗问题,可能引发监管反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旺旺头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