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案例集+双奖项!伊利可持续包装创新闪耀CGF中国日

近日,消费品论坛(CGF)中国日在北京举行,期间发布《消费品行业可持续包装传播策略指南及实践案例集》与《黄金设计原则案例集》,伊利凭借在可持续包装领域的深度创新,多个产品案例入选两大案例集,同时摘得两项“杰出贡献奖”,成为本次发布活动中斩获成果最丰硕的企业之一。

《黄金设计原则案例集》聚焦包装循环设计,《消费品行业可持续包装传播策略指南及实践案例集》则首次搭建“可持续包装消费者沟通”系统框架,两份案例集均为企业提供从技术到传播的全维度参考。本次入选,不仅是行业对伊利可持续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伊利“始于绿色、兴于共赢、归于美好,这就是伊利的可持续发展之道”的印证,是企业践行“双碳目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缩影。

以包装为“沟通载体”
让低碳理念走进消费者生活
在可持续包装落地中,“技术突破”是根基,“消费认同”是关键。伊利深知,若消费者无法感知可持续包装的价值,企业的研发投入便难以转化为实际环保效益。在2021年,伊利就发布了《包装可持续2025目标及实施路径》,将包装作为与消费者对话的核心载体,攻克技术痛点的同时,通过场景化传播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安慕希“只为更蓝的海”环保包装”“让环境更美好——伊利低温环保PETG标签酸奶杯”“可脱墨包装”“金典如木包装”这些都是包装创新的典型实践。
PVC材质因难降解一直是包装环保化的一大难题,虽然行业普遍制定PVC消除计划,但酸奶杯用PVC标签替换长期面临杯体受热易变形,收缩膜收缩力大导致杯体变形等问题。同时,市售低温膜价格是PVC的2-3倍,企业成本压力大。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伊利研发团队创新推出“低成本低温低收缩力聚酯收缩膜”,在材料环保化的同时,达成20%以上的减塑减碳,为行业PVC标签替换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方案。“让环境更美好——伊利低温环保PETG标签酸奶杯”也入选了《黄金设计原则案例集》。

提升包装的可持续性是伊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聚焦高端有机市场的代表,金典是伊利落地可持续包装的重要品牌,其中金典减碳有机纯牛奶更是构建了“源头-生产-包装”全链路低碳闭环,源头牧场实施11项减碳技术,获“低碳养殖牧场”认证;生产环节获得工信部“绿色工厂”认证,将能耗与碳排放降至最低;包装环节采用低碳环保的“如木包装”,从材质到工艺均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为让“低碳”从技术术语变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伊利还打造线上线下联动传播矩阵。数据显示,这款金典纯牛奶宣传触达15.68亿人次,达成3108万次互动,上市三个月销售额破1亿元,吸引超260万人次购买,完美实现“环保价值+商业价值”的双重落地。

以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
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下,包装不仅是产品“外在包裹”,更是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承诺的承载。伊利的可持续包装实践,并非孤立的产品创新,而是伊利“绿色产业链战略”的重要组成。早在2007年,伊利就提出“绿色领导力”理念,2009年升级为“绿色产业链战略”;2022年,发布中国食品行业首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承诺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多年来,伊利在牧草种植环节,采用“种养一体化”模式,种植优质牧草的同时改善退化草原,推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奶牛养殖环节,采用“牧光互补”模式,在牧场建设光伏设施,实现清洁能源供应;开展低碳牛培养项目,优化奶牛养殖管理;并积极推动创新饲料研发,在行业内率先运用“减碳增产饲料”,该饲料可降低20%-30%因奶牛瘤胃产生的甲烷排放,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在生产环节,打造了44家“绿色工厂”、5家“零碳工厂”等,持续推进全链条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伊利深知可持续发展“众行远”,积极联动伙伴共建绿色生态,探索出了“碳足迹+水足迹”的“双足迹”减碳方案,建立起覆盖全球154家合作伙伴的“零碳联盟”,推动90%的企业完成了低碳转型,并成立了“全球低水足迹倡议联盟”,合作伙伴已扩充至60家,引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入选双案例集,是对伊利可持续包装实践的肯定与期许。正如CGF所倡导的“更好的商业,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未来,伊利将继续在技术研发上持续突破,以可持续包装为支点,撬动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让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循环经济中实现深度融合,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伊利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旺旺头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