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才想起补营养?研究发现:血清中这4种营养越多,全因死亡风险降低!|营养前沿

2个月前 (08-01) 阅读数 136 #综合

“民以食为天”,老祖宗的智慧早已道破健康真谛——长寿的答案,不在药瓶里,而在碗里。 

美国一项覆盖1.1万人的研究发现:血清中维生素C、维生素D、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水平高的人,全因死亡风险、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

然而,很多人一边花大钱买补剂,一边却连基础饮食都没吃够。今天,我们用科学证据+实操指南,教你用一日三餐轻松解锁“长寿营养四件套”。  

这些营养,为啥能“续命”?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山西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氧化还原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队列研究,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中11,539名40岁及以上参与者的数据。

研究发现,血清中维生素C、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的主要存在形式)、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水平较高的人群,全因死亡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


✅ 维生素C:全因死亡风险↓36%

✅ 维生素D:癌症死亡风险↓52%

✅ β胡萝卜素:心血管风险↓41%

✅ 番茄红素:全因死亡率↓55%

四者协同,抑制慢性炎症

维生素C:自由基“清道夫”  

✅核心作用:直接中和水溶性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保护细胞质和血液中的蛋白质、DNA[3];  

✅协同加成:帮助再生维生素E(脂溶性抗氧化剂),扩大“防御阵地”[3]。  

维生素D:免疫系统“指挥官”  

✅核心作用:抑制过度活跃的Th17免疫细胞(促炎主力),促进调节性T细胞(抗炎卫士)增殖[4][5];  

✅协同加成: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能力,减少炎症因子(如IL-6、TNF-γ)释放[4][5]。  

β胡萝卜素:细胞膜“盾牌兵”  

✅核心作用:嵌入细胞膜,拦截脂溶性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细胞膜损伤的主因)[6];  

✅协同加成:转化为维生素A后,维持黏膜屏障完整性,阻止病原体引发炎症[5]。  

番茄红素:线粒体“特攻队”  

✅核心作用:深入线粒体(自由基主产房),抑制ROS(活性氧)生成,保护能量工厂[7];  

✅协同加成:增强Nrf2信号通路活性,启动细胞自身抗氧化酶(如SOD、谷胱甘肽)的生产[7]。  

↓点击加入长轻,学营养搭配↓


抗炎≠盲目消炎,关键在于“平衡”  

短期急性炎症:是免疫系统正常防御,无需过度干预;  

长期慢性炎症:需通过营养调节,将促炎/抗炎因子比例拉回健康阈值。  

这四种营养素的作用本质是“调控”而非“消灭”炎症,这正是食补比药物更安全的核心逻辑。营养水平≠补剂剂量!过量补充可能有害,适量和对症才是王道。 

这样吃,激活“长寿营养”

【彩虹饮食公式】  


红色组(番茄红素):番茄炒蛋+西瓜

橙黄组(β胡萝卜素):胡萝卜炖牛肉+芒果沙拉

深绿组(维生素C):凉拌西兰花+橙子

阳光组(维生素D):三文鱼+每天晒太阳


【每日饮食四件套】


维生素C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建议成年人摄入维生素C为100毫克/天,孕中期、孕晚期115毫克/天,预防/降低慢性疾病风险为200毫克/天[2]

可耐受上限:≤2000毫克/天(过量可能会引发渗透性腹泻和胃肠紊乱等不良反应)。  

代表性食物  

水果:鲜枣、刺梨、猕猴桃、草莓。  

蔬菜:红辣椒、西兰花、苦瓜。  

维生素D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建议成年人(65岁以下)维生素D摄入量为10微克/天,65岁以上老年人为15微克/天[2]

可耐受上限:50微克/天(过量可能引发高钙血症)

获取途径  

日晒:每天晒太阳(避开10:00-16:00强紫外线时段),每周2-3次。  

食物:三文鱼、蛋黄、强化牛奶。  

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维生素A前体。《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建议每日维生素A摄入量为[2]

代表性食物  

蔬菜:胡萝卜、南瓜、菠菜、芹菜叶等。  

水果:芒果、哈密瓜等。

番茄红素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建议:番茄红素特定建议值(SPL)为15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70毫克/天[2]。

代表性水果:番茄、西瓜、葡萄柚、番石榴等。

↓点击下方加入长轻,开启健康饮食↓

【总结建议】 


 维生素C:优先鲜果蔬菜,避免依赖泡腾片;  

维生素D:日晒为主,辅以深海鱼和强化食品;  

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色蔬菜(橙黄色);  

番茄红素:熟番茄更高效。  

【特殊人群】  

孕妇/老年人:需监测维生素D水平,必要时补充剂。  

素食者:通过深色蔬菜和番茄制品满足β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需求。  

【特殊人群方案】  

996打工人:早餐加杯强化牛奶,午餐选深色蔬菜沙拉,下午茶吃10颗小番茄。  

素食者:天贝(大豆发酵食品)替代红肉,搭配蘑菇补维生素D。  

中老年群体:每天1个鸡蛋黄+蒸南瓜,避免生吃胡萝卜(消化吸收差) 

避坑指南:你可能吃错了!

❌误区1:维生素C泡腾片当水喝 → 过量诱发结石。  

✅ 正解:每天2种水果+3种蔬菜,天然维C更安全。  

❌ 误区2:狂吃胡萝卜皮肤发黄 → β-胡萝卜素吸收有上限。  

✅ 正解:隔天吃半根胡萝卜,搭配肉类提升利用率。 

你学会了吗?赶快下方“分享”,让更多的家人吃出健康来吧~点击下方加入7天营养食疗体验营,专属营养师带你一起开启健康饮食之旅↓↓↓

参考文献 
[1]Liu C, Wongsonegoro H, Sheng T, Fan H, Zhang J. Associations between serum micronutrients and all-cause,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population: Mediated by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Redox Biol. 2025 Apr;81:103573. doi: 10.1016/j.redox.2025.103573. Epub 2025 Feb 26. PMID: 40023976; PMCID: PMC11915157.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3]刘国安,李杰林,李双越,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联合抗氧化活性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02):66-72+84.DOI:10.16783/j.cnki.nwnuz.2015.02.013.
[4]Chauss D, Freiwald T, McGregor R, Yan B, Wang L, Nova-Lamperti E, Kumar D, Zhang Z, Teague H, West EE, Vannella KM, Ramos-Benitez MJ, Bibby J, Kelly A, Malik A, Freeman AF, Schwartz DM, Portilla D, Chertow DS, John S, Lavender P, Kemper C, Lombardi G, Mehta NN, Cooper N, Lionakis MS, Laurence A, Kazemian M, Afzali B. Autocrine vitamin D signaling switches off pro-inflammatory programs of TH1 cells. Nat Immunol. 2022 Jan;23(1):62-74. doi: 10.1038/s41590-021-01080-3. Epub 2021 Nov 11. PMID: 34764490; PMCID: PMC7612139.
[5]孔维溧,芦鑫荣,侯琳琳,等.维生素与免疫系统健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4(01):7-13.
[6]孙协军, 潘龙飞, 李秀霞, 张丽华, 薛晓霞, 刘羽纯. 盐藻β-胡萝卜素提取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22): 246-251.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5.22.043
[7]白玉冰,陈秀金,王蔚然,等.番茄红素的生物活性、提取方式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J/OL].食品与发酵工业,1-11[2025-04-30].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40653.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学习更多营养知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