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洞察|做优做强证券业,须把握四大提升路径

6个月前 (05-17) 阅读数 160 #综合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积厚流光 稳而后进:中国证券业2023年发展回顾及2024年展望》报告,涵盖了2023年宏观经济和证券业发展回顾、2023年上市证券公司业绩分析、业务观察、行业热点话题探讨及2024年宏观经济和证券业发展展望五个章节。


报告精华章节将以连载形式刊发,此文为连载第三篇。








政策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2024年3月,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强化监管、防控风险、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 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意见”)。意见指出将通过三步走实现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目标:

 1

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教科书式”的监管模式和行业标准。行业机构定位得到校正、功能发挥更加有效、经营理念更加稳健、发展模式更加集约、公司治理更加健全、合规风控更加自觉、行业生态持续优化,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2

到2035年,机构监管体系完备有效,行业机构治理水平全面提高,行业作为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力争在战略能力、专业水平、公司治理、合规风控、人才队伍、行业文化等方面居于国际前列。

 3

到本世纪中叶,形成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全球领先的现代化证券基金行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提出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行业趋势

在政策引领下,各家证券公司也对未来证券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我们归纳了14家A+H股上市证券公司的年报解读,未来证券行业的格局和趋势主要将发生以下变化:

在行业格局方面,头部证券公司和中小型证券公司将面临不同的发展趋势,这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格局优化或重塑。头部证券公司在资本实力和合规风控能力等领域优势显著,近年来在净利润增速和整体波动性上表现更突出,更具备穿越周期的盈利能力。


在政策引领下,头部证券公司将有望通过自我积累、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有效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增强跨市场、全产品和全周期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专业化和综合化发展。中小证券公司将依托自身股东背景、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将集中优势资源,选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在某些细分业务市场或特定区域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在业务发展层面,证券公司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资产配置,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促进以跨境服务为依托的国际化发展。在行业盈利模式上,证券公司将向更具专业服务能力以及金融科技实力的资本型中介模式转型。同时,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将日益显著,自营、资管、投行等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显著攀升;传统经纪、融资融券业务集中度下降,同质化竞争激烈。未来,证券公司将优化以衍生品、固收、主经纪商为代表的机构业务服务,升级以投顾业务为核心的财富管理模式。


提升路径

随着公司治理规则体系不断成熟,上市证券公司整体保持规范稳健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面对政策及行业趋势的潜在变化,证券公司在发展理念、内控治理和科技金融建设等方面,距离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标准和要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发展理念


证券公司要强化使命感和责任心,处理好功能性和营利性的关系,要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证券公司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能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简称“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证券公司要把握并购重组机会实现外延增长,适度拓宽优质机构资本空间。近期,券商行业并购重组进程明显加速,我们梳理了最近的热点并购案例,主要有以下两个:

  • “浙商证券受让国都证券”:2024年5月,浙商证券收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通知,确认其成为国华能源所持有的国都证券4.49亿股股份(对应国都证券7.6933%股份)公开挂牌项目的受让方。浙商证券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战略规划,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整合,发挥公司现有业务优势与国都证券业务的协同效应。

  • “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2024年5月,国联证券宣布,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民生证券100%股份。国联证券称,民生证券拥有分布在全国近30个省(含直辖市及自治区)的经纪业务分支机构及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投资银行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国联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等实力将得到全面显著提升。


自2023年以来,10多家券商股东抛出中小券商股权交易信号,预示着未来的并购浪潮将进一步重塑证券行业格局,提升证券公司整体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内控治理


证券公司需要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控和风险管理要求。未来金融监管将全面加强,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证券公司在监管合规上仍有很大改进空间。据统计,2023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券商共出具各类监管函366份,较2022年增长46份,增幅14%。


图:2022年及2023年监管处罚分布

(单位:个)


由上图可见,2023年经纪业务仍是罚单密集分布区,而证券公司罚单重点内容逐渐从业务违规事实转向规范证券公司内控管理。全年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分支机构、证券从业人员共收到内部控制方面的罚单162件,在涉及各类管理方面的罚单里,其绝对数量和增幅均最大。内控管理相关罚单不仅涵盖经纪、自营、研报等各类业务领域,同时也包括对公司治理不规范和信息技术安全等公司管理方面的处罚。


2023年研报业务罚单数量大幅增加,主要与证监会在2022年开展的研究报告业务“双随机”现场检查专项工作有关,问题集中在研究报告制作不审慎、内部控制和流程管理不健全。综上,证券公司应全方位加强内部控制,切实提高执业质量。


风险管理


要逐步完善风险控制体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纵向覆盖境内外各级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横向覆盖各类业务、场景及人员,特别是强化衍生品等业务风险管理,实现母子公司全业务链条“垂直”一体化管控,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科技金融建设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建设需要全面持续投入。证券公司要秉承科技与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科技金融赋能,逐步建立起证券行业的科创金融生态圈;同时要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从股权投资、债券股权承销等方面予以支持。此外,证券公司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研能力与重要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水平。我们整理了近两年14家A+H股上市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投入水平数据,绝大部分均较上一年有明显增长。信息技术队伍建设也在逐年加强,人员队伍逐步扩大。


: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变动

(单位:亿元人民币)


图:信息技术员工人数占比


近年来,证券公司信息系统故障事件时有发生。未来,证券公司也要加强信息系统与数据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及应急演练。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行业通行的数据使用技术标准框架,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


回顾当下,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为一流投行建设明确了路线,新“国九条”为推动证券机构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投资银行指明了方向。然而,我们仍能清晰地认识到目前证券行业在各方面仍有很大潜力。


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未来在政策引领下,证券行业能孵化出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实现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下载报告原文


业务垂询,敬请联络:


曾浩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1 6141 1821

电子邮件:calzeng@deloitte.com.cn


胡小骏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华东区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1 6141 2068

电子邮件:chrihu@deloitte.com.cn


洪锐明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华南区主管合伙人(中国大陆)

电话:+86 20 2831 1202

电子邮件:rhong@deloitte.com.cn


马千鲁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监管与政策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10 8512 5118

电子邮件:qianluma@deloitte.com.cn


陈晓莹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审计与鉴证合伙人

电话:+86 20 2831 1606

电子邮件:katchen@deloitte.com.cn

中国证券业2023年发展回顾及2024年展望报告系列连载:

《积厚流光 稳而后进:中国证券业2023年发展回顾及2024年展望》报告发布会

连载一:2023年宏观经济和证券业发展回顾及2024年展望

连载二:四维透视头部券商年报:盈利、资产、负债、资本


免责声明:

第三方机构如想转载德勤微信文章,请原文转载(不得修改)。如文章内容有改动,须在发布前获得德勤的审核批准。同时,请必须在文章内附以下信息及免责声明:

本通信中所含内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德勤网络”)并不因此构成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均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通信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界面限制,若打开以下德勤网页后无法下载报告,请按右上角“选项”并于浏览器中打开后进行下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