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英语看小学,小学生怎么规划英语学习?
6月8日高考结束后,英语科目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许多家长对考试难度表示担忧。
回顾过去两年的高考英语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英语科目的难度逐年上升。
2023年,不仅提高了词汇和阅读的难度,还增加了对考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考试,如写作和口语表达。
2024年,高考英语难度普遍较大,不同地区的考生给出了不同的反馈和评价。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总结起来,英语不但不会退出高考,反而是稳中求进,越来越难。
▲ 英语已成为拉开差距的科目
我们来看以下数据,表明:校内英语课时占比<英语考试分值占比

也就意味着,校内的时间精力分配有限的情况下,再加上近两年高考英语难度提升,英语已成为拉开差距的科目。对小学到初中的家长来说,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尽管考试看似难度大,但通过深入分析,真相可能并不像大家感受的那样糟糕。关键在于理解考核的大方向,以终为始,做好相应的准备。
02
24年高考新课标1卷整体评析
小编这两天把今年的高考英语卷做了一遍~一起来跟着小编划重点吧!

整体评价

各板块分值占比:阅读>写作>词汇语法运用>听力
语法和词汇,都渗透在完形填空和短文填空里,合计占比在20%,而阅读和写作,占比合计在67%,足以证明现在的英语考试,考试技巧、机械刷题是不管用的,要重视提升综合素养能力。


高考英语的三大难点

01
阅读难
可以说,阅读贯穿了整张高考英语试卷,语法部分也是融合了阅读。
语篇进行考察;甚至写作部分,都是需要阅读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读懂了再续写。
--阅读占比最大,要求速度要快、有生词理解能力
02
语法难
不再纯考语法,而是在阅读中考长难句的理解、在语篇中运用语法。
--机械刷题不管用,要真的懂、会用
03
写作难
以前考翻译题,有标准答案,结构明显;但现在是续写文章&回复邮件,要有个人观点、能够自洽。
--高分句式不管用,重点在思维,有逻辑
扫码领取线下体验课▲
国家英语课表专家组专家 鲁子问教授在一次访谈上提到,情境、价值、思维是英语考试命题的三大重要因素。
小编感触颇深,英语怎么学,就看考试怎么考。这三个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高考英语命题的基础。理解了这三个要素,英语学习绝对减少很多弯路。


情境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无纯语法题、单词题,要结合场景情境做题。
以前,我们总以为英语=背单词、学语法。考试就是考单词、语法记得好不好,但是这种通过考试技巧筛选出来的“高分”学生,考不出孩子的真实能力。
举个例子:高考英语为什么会淘汰了语法单选题?因为这种题是没有前后语境的,很容易通过考试技巧拿高分。改为语法填空题,这就倒逼着考生要学会理解整篇文章,在情境中应用知识。
同时,语法填空的出题方向,也和剑桥考试PET的出题方向一致的。(剑桥考试,更注重考核语言能力)。
▲高考语法填空和剑桥PET语法填空考试方向一致
▲高考语法填空和剑桥PET信息填空 题型100%一致
此外,无情境,不命题,也是为什么全卷阅读占比较大的原因,因为阅读就是篇章情境。
经过分析对比,高考英语的阅读题材,多为科普阅读、中国文化阅读,其中科普话题占比超50%。
科普阅读体现了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同时,再次印证了,高考英语正在逐步向国际性英语考试(剑桥、雅思考试)靠拢,话题重合度80%-100%。
▲各考试对比阅读话题、题材来源和阅读量对比
同时,阅读题材均来自于报纸、期刊、杂志、书籍、网站等真实性材料。新东方双语课程,也是一套致力于通过科普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情境中,习得词汇和语法,拓宽视野的课程。
其中,新东方少儿双语课程的阅读话题,和高考英语的话题重合率高达80%,选材也均来自于报刊文章、科普读物,帮助来自在科普阅读中提升语言素养能力。
扫码领取线下体验课▲


“无价值,不命题”这一理念在高考英语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强调考试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测试,也是对其价值观、核心素养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和评价。
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近两年高考英语1卷的话题:
自我宽恕、为自己定目标等,都暗含了育人的意义。如诚信、公平、尊重、责任感等,通过阅读材料和写作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这些价值观。新东方的少儿双语课程也有类似的话题。
小笼包、针灸等,体现了文化自信。通过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让学生了解并自豪于中国文化和成就。新东方的少儿双语课程,也涵盖了中国文化、中西医等话题。
通过设计开放性作文,体现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展示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新东方少儿双语课程,也会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写作创作。
总结起来,无价值,不命题。就是要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考试方向和2022年新课标英语的核心素养四大要素完全一致。
在过去,重视的是解题能力
而现在,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东方少儿双语课程上,从传统课堂升级为创新型课堂,我们坚信,知识不是一味地灌溉,而是要引发学生思考。我们通过6步科学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用于提出问题、发散思考,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思维,不命题,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重视。也就是考试要更灵活,需要思考、推断才能得出答案。
比如,过去的阅读理解题,考生只需要通过找关键词,就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这种可以通过“技巧“就拿到分的题目,已经成为过去式。
现在的阅读题,是要理解、推断,最终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
再拿作文举例,以前更多的是考翻译题,这种题有标准答案、有中文提示,可以通过句式语法记忆来拿到分。但现在的作文,无标准答案,要求有思考,还考全篇的逻辑结构。
从阅读积累过渡到写作的过程中,培养思考力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新东方少儿双语课程,通过阅读长难句、篇章结构分析等阅读训练,再过渡到写作输出,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创作,让孩子能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思考力,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的能力。
扫码领取线下体验课▲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情境、价值、思维】三个命题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了。总结起来,命题的方向,体现了教育评价体系的变化,以及未来人才选拔方向的调整。
在过去,高分≠高能,考试可能更侧重于记忆和重复,而不是实际理解和应用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高分可能并不代表学生具备相应的高能力。
而现在,高分=高能,越来越强调能力导向的评估,更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


英语≠背单词、学语法。语言本身就是交流工具,要在情境中习得词汇和语法;
重视阅读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具备科普阅读的能力;
考试越来越灵活,要从小培养孩子思考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分=高能,“高能”与“高分”是对等的,要更重视孩子个人的综合能力;
英语要早启蒙,要选择科学的,符合目前考试方向的学习体系。
新东方深耕教育30年,基于新课标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打造了双语素养课程,帮助孩子在阅读情境中习得词汇+语法,在科普阅读中拓宽视野,提高思辨能力,促进写作,为未来中高考所需要具备的英语素养能力做铺垫。


以学生为主
让孩子展现自我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小组式形式,让孩子沉浸课堂,充分鼓励孩子,从“被动学“到“主动学”。
应用探索
让孩子充分实践,在实践中收获丰富的科普知识,从“书本"到“生活”,助力培养孩子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型课堂
助力激发孩子的潜能,从“传统型“课堂到“创新型”课堂,通过小组式、体验式、项目式的课堂,让孩子在“实践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核心素养教育不仅注重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更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新东方致力于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让孩子在演中学,做中学,培养孩子的表现力,表达力,思考力,真正实现带给孩子“一生受用的语言运用能力”宗旨。
暑假马上就要开课了,非常期待孩子能在这个暑假,在新东方开启双语学习,真实感受我们的课堂魅力~
▼
暑假双语课正在热报中
快来【扫码】预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