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扩张议价权提升,成长新曲线未来可期
时间:2024年7月24日
评级:强烈推荐
中国旭阳集团为独立焦化龙头,大力发展焦化、化工及氢能业务。中国旭阳集团焦炭自有、联营合营、运营管理服务业务量及贸易量1583万吨,占中国独立焦炭企业冶金焦商品3.08亿吨的5.08%,是独立焦化龙头企业。同时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和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并在氢能领域进行深入布局,公司利用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焦炉煤气制氢,具有成本优势,并且正在不断扩大氢能产能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具备60亿立方米/年的氢气产能。焦化业务:公司发挥配煤技术优势,降低配煤成本,成功生产出低成本、高强度、大块度捣固焦炭。2023年中国旭阳集团焦炭吨成本约为1991元/吨,同比下降590元/吨,在焦炭销量200万吨以上的上市公司中处于较低成本水平。此外公司通过收并购+运营管理方式扩充产能。当前旭阳集团焦炭产品在产产能约2140万吨,另外托管运营焦炭产能580万吨。根据规划,2025年公司有望实现管理焦化规模超3000万吨,目前距离目标还有860万吨,未来可以期待公司增加运营管理规模,增强对上下游议价权,而该过程并不会增加国内焦化总产能。利润方面,自2024年5月底起煤-焦价差走阔,价差逐渐扩大至200元/吨,当前煤-焦价差逐渐修复且有走强趋势,焦化行业的利润有望逐渐修复。精细化工业务:公司以焦炭为起点,形成了碳材料、芳烃、醇氨三条独特的化工产业链。2023年公司碳材料产品业务量达到了125万吨,芳烃类产品业务产量为233万吨,醇胺产品业务量也达到了127万吨。2023年,化工板块营业收入超过焦炭板块,第二大支柱产业增长效果显著。公司从焦化产业链延伸出精细化工产业,具有较低成本优势,比如甲醇便是通过焦化副产焦炉煤气生产得到,成本要大幅低于其他工艺。旭阳集团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已经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布局,让焦化与化工业务产生高度协同,并在多个精细化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如工业萘制苯酐、焦炉煤气制甲醇、焦化粗苯加工、高温煤焦油加工等。氢能业务:集团从2020年开始发展氢能源业务,2023年高纯氢产量占全国的市场份额约为2.3%,位居京津冀区域第一;运输车队规模持续扩张,同比氢气运输保障能力增幅110%;定州、邢台、保定已建成3座加氢站,氢能应用场景不断扩张,已搭建多条氢能重卡运输线路,新增氢燃料电池车辆60余辆,形成了稳定的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盈利模式,为集团发展提供新的强劲增长动力。我们预计中国旭阳集团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0.6/13.3/16.8亿元,同比+22.8%/+25.6%/+26.4%;EPS为0.24/0.30/0/38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1.54/9.18/7.27倍,对应当前股价PB为0.9倍。公司未来规模扩张获得议价优势,稳增长背景下将使“煤焦钢”产业链利润修复,化工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未来具备较高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中国旭阳集团有限公司(1907.HK)创立于1995年,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及全球焦炭、焦化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和氢能产品的领先综合生产商、供货商和服务商。中国旭阳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凭借在煤化工行业超过29年的深厚经验,以及纵向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得以深耕精细化工产品市场,并利用自身工业副产氢的优势大力布局“制-储-运-加-用+研”氢能项目,拓展收入来源,并持续创造更大的价值。2019年3月15日,中国旭阳集团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已被纳入恒生指数系列、富时罗素指数系列、摩根士丹利明晟(MSCI)指数系列下多个分类指数成分股,是深港通、沪港通交易标的,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出具的2023年行业报告,中国旭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第二大己内酰胺生产商(按产能计),亦是中国最大的工业萘制苯酐及焦炉煤气制甲醇生产商;和京津冀最大的高纯氢供应商(按产量计)。这些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旭阳集团在焦化行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卓越实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