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电影与知乎携手主办的「一种关注」《异形:夺命舰》大师沙龙近日在北京万达影城CBD店圆满完成。本期沙龙邀请到科普作协科影融合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独行月球》和《三体》的科学顾问林育智老师,以及知乎的新知答主、自媒体人匡靖老师,两位嘉宾与知名影评人电子骑士展开交流,探讨《异形:夺命舰》的幕后故事与关于科技、哲学和人类的思考。
主持人:我们来聊一聊看完《异形:夺命舰》以后,两位对这个片子的感受。匡靖:这是我第二次看,依旧觉得非常的恐怖,我现在的心脏还在「扑腾」,它制造的肾上腺素还是足够的,非常刺激。主持人:估计大家刚看完这个可能不太有胃口吃东西,稍微缓一缓,一会儿再吃午饭。林育智:我是周二的时候第一次在这儿看的《异形:夺命舰》,范老师问我周日要不要再看一遍,我犹豫再三,我说我的情绪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实在没有那个能量供我在短期内二刷《异形:夺命舰》,因为它实在太好看了,我觉得看完之后这两天会不大好。主持人:《异形》之前有《普罗米修斯》《契约》,大家知道「异形」系列,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大IP,它的全球票房,现在总共这么多部加起来就是十几亿美元,跟一部恨不得十亿美元的大片不一样。但它的影响力非常大,从第一部1979年的《异形》第一部开始,无数人都觉得这是心目当中看过的最恐怖的恐怖片,大家看了那么多的恐怖片,这些年温子仁拍的《招魂》等,都很恐怖。为什么「异形」系列给很多人留下了童年阴影,你们第一次接触「异形」系列是什么时候,有没有阴影存在?
林育智:我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在大学宿舍里第一次看到了《异形》第一部,最经典的一部。最近的一次应该是两部《普罗米修斯》和《契约》,每次大概二刷,但都会间隔大约一个星期以上去二刷。刚才两位老师都提到肾上腺,威斯敏斯特大学有一个很有趣的研究,他们专门研究人类的情绪和减肥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看恐怖片的时候,有两个结果,一是你的脉搏加速,肾上腺激素在激增,你的食欲会下降,其中一个研究范本特别有趣,就是《异形》,最后一个很量化的结果,对比了一个人不看恐怖片和看《异形》的热量消耗,看一部《异形》大约多消耗了152大卡的热量。
主持人:《异形》还有这种帮助,对我们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匡靖老师第一次看是什么时候?匡靖:其实也是大学期间,我那一年在疯狂刷恐怖电影,后来有了非常重的后遗症,再也不敢看了,老是疑神疑鬼的,那阵看得有点太多了。刚刚林老师说的,我挺感同身受的,我看得出来林老师平常健身,健身里面的概念,跟看恐怖片是一样的,包括喝了黑咖啡之后,为什么你的心率会加快,加快的话它就会导致你脂肪的燃烧,包括你看恐怖片也是,看完之后心率一直在跳,对减肥确实是有很大的帮助。主持人:看恐怖片还是一个健身之道。我也是大学的时候看的第一部《异形》,那会儿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经历,我在北师大旁边附近有一个地方放电影,是两部连映,大家知道那会儿肯定不是正版,是盗版的,但是一个影院式的,第一部好像是类似于《阿甘正传》之类的剧情片,还挺温馨的,第二部是《异形》,这个反差实在太大了。大家知道以大学生为主的,还有周围一些社区的人去看那个片子,第一部大家看着有说话的,有吃东西的,第二部看得全场鸦雀无声,而且那也是夏天,大家都很热,那里头没有空调,就是电扇,没人感觉热,看着真的有点微微发抖,那个印象真的太深了,因为第一部比较长,我们看到第二部的时候,已经快到12点了,那个感觉特别强烈,感觉散场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大家都是特别默默的出去,平时的电影散场都特别热闹,《异形》能给我们这种感觉。这部里,你们觉得有些什么比较印象深刻的场景?匡靖:我觉得这部电影,因为它的时间段是设置在《异形》第一部和《异形2》之间的时空背景,我看这部的时候比较注重它的1跟2之间的延续方面的东西。有注意到,比如女主在最后穿宇航服,其实延续了《异形》第一部的一个情节。里面还有一幕,在电梯间,女主被异形贴脸,这是《异形3》的情节,有非常多这种串联的东西,大家如果最近有时间,可以把整个「异形」全刷一遍,会看到非常多的彩蛋。主持人:对刚才说的减肥大业很有帮助,一周都可以少吃点了。林育智:我印象最深刻的点,我其实特别好奇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其实不是异形,是他们刚刚进入罗慕路斯舰的时候,有一段是反重力,重力工程没有启动之前,人是漂浮起来的,其实导演相当于在桌子下面放了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不知道什么时候重力忽然恢复。看到一群小孩,毫无防备的在空中漂浮,特别悠哉,这个时候我在想,重力装置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他飞得很高,地面非常的杂乱,有很多尖锐的东西,我特别好奇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在那个时候一直在想什么时候重力恢复,人很容易对真实的东西产生更深的恐惧。主持人:林老师说的是一个希区柯克著名的理论,如果四个人在打牌,突然一下一个炸弹炸了,你会震惊10秒钟,但如果有一颗炸弹在桌子底下滴滴滴,不知道什么时候炸,这几分钟打牌的时间你都会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炸,这是希区柯克的一个理论,他觉得要维持大家的一种惊悚,一种紧张感,最重要的不是炸弹爆炸那一刻,而是它不炸的时候。其实这也是《异形》整个系列都特别擅长的一个地方,《异形》经常是最紧张的时候并不是「异形」要咬人吃人的时刻,而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来,不知道它离你有多远,这个时候是最最紧张的,这是《异形》处理得非常好的地方。刚刚林老师说的场景,是很小的场景,但是给你制造了紧张感,它又和最后怎么去对付「异形」对应起来,其实也是希区柯克的理论,如果电影当中出现一把枪,这把枪一定要在最后打响,你一定要知道它跟前面有什么对应关系,如果就是响一下,还不够好。林育智:电影中不会引入太多的元素,当一个元素一旦被引用进去,一定是经过一层一层筛选,最后保留下来的元素,这个元素要从头利用到尾,实现它的价值最大化。主持人:这个也是恐怖片拍得好和拍得一般的区别,拍得好的处处留有一些伏笔,都能利用上。
把「异形」系列简单跟大家做一个梳理,确实有些朋友可能没有看过,所谓「异形」系列号称是九部,其实有两部完全不值得讨论,《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和其续集,那是被所有的《异形》迷开除出这个系列之外的,因为那完全是一个骗钱的。大家知道铁血战士的设定,可以大战任何人,它本来就是外星人,可以到各个地方,可以到各个时间,如果将来出一部「铁血战士大战哈利波特」,我觉得也不奇怪,虽然他们俩不是一个公司的,但是这种东西是毫无意义的,完全是「关公战秦琼」,瞎打,完全背离了「异形」系列。《异形》本身算是有七部,最本体的应该是四部,就是“异形正传”1、2、3、4部,雷德利·斯科特又拍了两部续集,一个是《普罗米修斯》,一个是《异形:契约》,加上《异形:夺命舰》。这部的时间点是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所以可以看到这里头出现的「异形」都是第一部女主角把那个「异形」弄出舱去,她以为到太空已经死了,结果这家伙到太空也死不了,怎么打也打不死,结果给弄回来,它又复活了,包括人类还要去养它的卵,人类经常会去找死,老想利用「异形」。主持人:《异形》本体四部和后面雷德利·斯科特的两部续集,两位怎么看?匡靖老师,你有没有一些偏好,那六部里有没有哪部你觉得好,各部的风格、特点,可以稍微聊一聊。匡靖:看你从哪个维度看这个系列,如果更注重情绪的体验,恐怖的体验感,其实1跟2是比较好的,3在我看来有点讲宗教的东西讲太多了,4又讲了太多伦理的东西,伦理的东西其实有偏离「异形」本身,所有的「异形」系列,无非就是讲一个主题,我们要对未知的东西,要感觉到恐惧,这个恐惧会让我们去反思我们前面有没有危险。第四部是说「异形」后来都产生了人类的情感,其实是背离这个主题的。我个人更喜欢科幻里面经常表达的一个主题,反思资本主义,资本家,我特别喜欢这块。还有关于人类的起源之类的,我觉得肯定是《普罗米修斯》跟《契约》是最棒的,但是《异形:夺命舰》也挺好的,因为它回归了最本真的状态,最本真的「异形」,就是多多讲恐怖,营造一些情绪体验,让我们感觉到害怕,我喜欢雷导的两部。
林育智:我认为这个东西有一个大家各自不一样的答案,如果只是单纯追求100多心率,就看1、2、3、4部和《异形:夺命舰》就可以。我认为从艺术上,假如你很认真的二刷三刷的时候,我会非常推荐看《普罗米修斯》,艺术本身和电影本身都要给大家一个答案,人都会追求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我们不知道人生最后有一个什么答案,但电影和作品往往会给大家一个答案,人会本能的追求这个东西。假如我们创造了大卫这样的仿生人,大卫就会问谁创造的你们,我觉得本能的会追求这样的答案,而这样的答案是雷德利·斯科特这样一部电影,后来詹姆斯·卡梅隆接管了,他们慢慢给大家他们认为的答案,在宗教和科学之间,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主持人:《普罗米修斯》其实可能没有那么恐怖,和1、2、3、4部比,但是它是把「异形」系列里的终极问题追问到了一个特别深的程度上,其实《异形》里有四层关系,一个是人,一个是人的造物,人造人,一个是「异形」,还有「异形」的造主,「异形」的造主相当于是真正的「上帝」,但人因为接触不到「异形」的造主,前几部都讲了它一直在追寻,骑师族,有一个特别巨大的生物,已经死了,还有像一个天文的东西,是一体的,人只能接触到「异形」这个族,就把「异形」当做一个完美的生物。它又创造了仿生人,人又有创造物,人自己又想追寻他的造物是什么,所以《普罗米修斯》的那个老头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异形」和它的创造者,希望他们给予自己一个永生。但是最后的时候,大卫就像一个神一样,他可以给那些殖民地的人类胚胎,好像他又变成一个神,他可以给这些人类似于永生,他可以不断的通过克隆的技术来传播人类的种子,这种对应是特别有意思的。很多科幻迷都特别喜欢《普罗米修斯》,就是因为他对哲学问题的追问。「异形」系列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非常少见的,它作为一个IP或者系列,正传的四部是四个导演,是四个风格。第一部是雷德利·斯科特,两位可以把四部风格的不同说一下,第一部感觉是什么样的风格,第二部詹姆斯·卡梅隆又是什么样的风格,第三部是大卫·芬奇,当然他有一些拍片的时候很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大卫·芬奇后来拒绝这部是他执导的,现在看《异形3》没有任何导演剪辑版和导演解说,大卫·芬奇拒绝对这个片子做任何评述。第四部是一个法国导演,拍《黑店狂想曲》的,一个很奇怪的欧洲的导演的风格。主持人:这四部两位怎么看它们的风格不一样,第一部是什么样的风格?林育智:我先说一些印象深刻的,第一部是我真正看《异形》的第一步,非常有幸看到了它。看到它之后,当时除了害怕,恐惧之余,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们也开始了解一些电影艺术创作幕后的东西,扒了一个故事很有趣,当年编剧和导演在创作《异形》之后,美国有一个国家宗教电影办公室,给这个电影颁了一个奖,叫「最佳教育价值奖」,因为当时编剧和导演都很惊讶,按理说它是一个反宗教的东西,怎么会颁这个奖呢,后来找到相关人士问了问,他们认为,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包括编剧本人,他是一个科幻作家,《2001太空漫游》,都不是第一次科学技术或者外星人干预人类的进化过程,《异形》也是,宗教给它颁奖的原因居然是这部电影让公众意识到了,人类进化是一个过于偶然和复杂的过程,如果在没有任何外力干涉作用情况下,人类是不可能出现的,认为这种超越自然力量的东西,在这部电影里叫「外星科技」,但是在宗教里叫「上帝」,所以两方互相取得了对对方的认可。主持人:这个非常有意思,科学和宗教从不同的角度认可这个影片。林育智:后来这个问题我问了中欧科学院一些古生物学家,包括专门研究人类、物种演化过程的很多科学家,你认为人类出现是一个偶然吗?科学家说是偶然,哪怕差一丢丢任何一个元素,任何一个参数,就像写满这个屏幕的长长的公式,任何一个参数出现了一点点的不协调,我们就不会出现在地球上。我回头又去看这个电影,包括导演的其他作品,我觉得这个是可以让我们再次反思一下,我们真的是那样来的吗?主持人:这是第一部对于创世,科学和宗教,都有涉及。第二部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匡靖:卡梅隆拍的感觉更像动作片,尤其是中后段对抗「异形」,更像一个动作片一点。主持人:有整个小队跟「异形」交火,小型战争片。这里头最经典的致敬的就是「离她远点」,在《异形2》里,雷普莉开着大型的机甲救小女孩时候说的话,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那个就是一个特别能显现一个强势女性的态度,也很符合詹姆斯·卡梅隆一贯电影里的风格。这是第二部,更动作,第二部看起来是过瘾的,各种枪战,各种器械。第三部呢?林育智:也讲了宗教,比如资本主义的大公司,维兰德汤古公司,后来也提到公司的创始人是希望有宗教信仰的,既觉得自己像造物一样,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仿生人,并且让这个仿生人觉醒了思想和意识,它是不是就像上帝一样,但这个上帝好可悲,他慢慢在老去,虽然活了一百多岁,但最后依然面临着死亡,而年轻一代,包括他的造物,几乎不会衰老,也不会死亡。到了最后,其实有呼应,最经典的就是到了后来,大卫看到工程师的头颅,在电极的刺激下忽然很痛苦,就炸了,炸了之后所有人非常惊恐、害怕,只有大卫非常轻蔑的说一句,不过是「肉体凡胎」,又翻回去,看3的时候,虽然遇到了「异形」,最后还是有人活了下来,活下来之后觉得故事没完没了。我觉得相比之下,有了《异形》第一部和《异形2》在前,3和4,如果沿着这个,还是一艘船,一群人,或者到地面上有殖民地,发现抱脸虫孵化出来,一群人解决问题,又因为各种轻蔑和不理智,卷入更大的麻烦,如果反复反复这样,会遇到很大的瓶颈。我特别希望《普罗米修斯》1、2、3部不要夭折,因为3的思想已经提出来了。主持人:其实在《普罗米修斯》之后,雷德利·斯科特还要拍一个《普罗米修斯2》,不是接着《契约》的,《普罗米修斯》和《契约》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但是因为《普罗米修斯》票房不太好,所以公司就没有让雷德利·斯科特拍《普罗米修斯2》,非常遗憾,刚才已经提到了,《普罗米修斯》把哲学观和世界观比较好的真正带出来的,刚才林老师说到了,像《异形3》是在一个监狱里,里头所有的人都是男性的罪犯。林育智:里头还特别提到一个细节,男性是双Y染色体,所谓的「超雄体」。主持人:只有雷普莉一个女性,主题除了刚才说到的哲学观,有没有神,特别特别重要的是一个救赎,他们原来都是犯了非常严重的罪,有强奸犯,有杀人犯,都是特别严重的,但想探讨一个问题,这些人值不值得救赎。林育智:最后发现大公司其实根本不关注他们,他们想要的是「异形」的胚胎。主持人:第四部大家会觉得「异形」这个进化已经极其夸张,当时有很多「异形」迷特别不喜欢的就是「异形」游泳,在水里,像一个鳄鱼一样游来游去,第四部《异形》是最像人的,跟这部里结尾的那个家伙有一点致敬第四部的状态,因为第四部也是雷普莉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异形之母」,这部里更为夸张的呈现了一下这个场景。第四部其实没有思想,它就是一个奇观,有一种欧洲导演奇奇怪怪的设想,和「异形」的美学差异比较大,它不太像异形美学,它特别华丽,异形的美学,《异形:夺命舰》是“简单粗糙”的,船全都是类似于当年那个DOS系统,特别破,没有电子的设备,都是开关式的东西,都是一些指示灯,还有一些类似于齿轮,机械的系统,这个是「异形」本身带的。主持人:《异形》为什么能给我们大家这么恐怖的体验,它都做了哪些处理或者设定才会让我们觉得印象深刻?林育智:在「异形」创造的过程中,包括整个「异形」世界的构架过程中,非常有趣我们看到一群科学家跟电影的主创团队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交互往来,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喷气发动实验室的副主任凯文汉德(音),跟雷德利·斯科特和詹姆斯·卡梅隆关系非常好,他带着团组以及其他一些科学家帮大家构建了LVR3这个星球整个全貌,包括整个飞船的构架,以及动力系统,包括一个外星的殖民星球应该长什么样子,给了很多很多建议,甚至包括「异形」的创世来源,我们公认《异形》有三个异形之父,一个是导演,一个是编剧,还有一个哲学家,创造出了「异形」,但其实异形之父还有科学家,包括「异形」整个生长的过程,哺育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从科学界得到了灵感。最有名的灵感是「异形」从胸口破体而出,那个场景,其实源自于一种叫寄生蜂的昆虫,昆虫在我们身边不起眼,我们也不敬畏它,不害怕它,但如果你拿放大镜看昆虫,它是一个极其凶狠、残忍、怪诞,无法理解的行为,像寄生蜂,会找到比它个体大很多的,像毛毛虫、蟑螂,有很细的腰和很尖锐的毒针,毒针一定刺入到宿主的体内,不会杀死他,但是会麻痹它,10秒钟内任它宰割,把卵产到虫子体内,虫不会死,依然会吃东西,然后把虫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它吃东西,且活着,它的卵很快孵化出来,在毛毛虫的体内,长成成虫,吃光它体内所有东西,破体而出。我看过那个真实的科学照片,真的比「异形」还吓人,你都吃不下饭的那种。包括抱脸虫的来源也源自海洋生物、节肢动物,包括它的形体、行为,包括它的外壳、繁衍方式、生活习性,它是通过温差感应的,很多东西是自然界的东西,不靠视觉,当然「异形」没有眼睛,它有更充沛的感知器官,以及更好的防御系统和攻击系统,获取能量和消耗能量的方式。科学家给了雷德利·斯科特和詹姆斯·卡梅隆很多灵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仅有艺术的,还有科学的东西,源于科学真实做的艺术想象,得到的恐怖,比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要恐怖的多,所以我觉得这是《异形》最了不起的地方。主持人:很多的恐怖片都带有一些奇幻的色彩,像温子仁的有些片子,很多借助传说,甚至神话,一些民间的东西,但是恐怖片其实骨子里一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内核,有的人认为,所有的恐怖片都是一个「道德故事」,恐怖片里一般早死的都是道德有问题的人,这个很有意思,因为你看恐怖片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会有一些道德的评判。再有一个,恐怖片其实反而是越接近真实越好,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很多年前,比如特别低成本的纪实的片子《女巫布莱尔》,最开始出现的时候把人吓得够呛,为什么?它特别真实,其实恐怖片不能往特别虚幻,特别想象性的方向去拍的,但是怎么把真实和一些幻想的东西结合起来,这是特别特别难的,《异形》就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异形》就是要拍真实感,比如几位老师说到的,比较好的《异形》第一部、《异形2》,包括《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夺命舰》,发现《异形》第一部有特别重要的一点,里头的飞船和很多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的飞船不一样,就像《异形:夺命舰》呈现出来的,飞船很破,很旧,是工业用的,不是我们去探索宇宙,或者我们和敌对的战舰战斗的,《异形》里没有战舰,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的战船,船上也不是带着各种先进的武器,先进的一些仪器,就是挖矿,就是运输、储存,特别有质感。匡靖老师为什么刚才特别提到说她喜欢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因为第一部里,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设定,大部分船员就是蓝领,穿的衣服都是工人的工装,但是有一部分人,最开始的场景,醒来的那些人,是在上层的,会发现在异形飞船的上层是灯光特别明亮的,是类似于罗慕路斯舰上头实验室里的那些人,有一群人是在底下管道里爬来爬去,这些人平常是看不到他们,他们是不可见的。这里头的世界是两层的,生化人也是为那些白领来服务的。这里头其实有很多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就是公司,公司只为了攫取利益,完全不考虑普通人的存活,把他的很多员工都当做是可牺牲的。第一部最开始的时候,公司其实意识到那边是有一些东西的,但是他要求那些人去那儿,实际上是把这些人送到险地。第一部里的生化人的作用,有一个隐藏的指令,就是要把「异形」给带回来,给公司研究,其他的所有人都是可以去牺牲的,在这部里头也是如此。匡靖:资本家,其实生化人,就是仿生人,在很多系列里已经重复在讲资本家的逻辑,我特别喜欢这个,第一部里的仿生人说,我是崇拜「异形」的,为什么,因为强者生存,因为它不会被良知,不会被道德左右,这个就是典型的资本家逻辑,「社达主义」,谁强谁能活下来。底层人民都被我奴役着,你们去挖矿,给你们创造一些希望,台词不停在说,创造美好世界,还有创造希望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好的骗你们,欺骗你们。包括电影开场,赌博,也是一个小细节,赌博也是有钱人创造出来的一个场域,为了让更多的穷人或者底层的人民进去玩这个游戏,你会赚到钱吗?当然不会了,因为资本的逻辑就是把你骗进去,然后大家在下面互害,他们就能得到钱,资本家的逻辑永远是冰冷的,非常理性,就是逐利,《异形:夺命舰》里也讲了,仿生人(科学指挥官)中间说「安迪,你看人类总是在感情用事,他们非常脆弱的,你还是要以公司的利益为主,你去帮助他们,否则你们都会死。」这也是资本家的逻辑。其实有一个非常我喜欢的细节,仿生人提到的「电车难题」,也是非常赤裸的资本家的一个态度,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是救这边的人,还是救这边的人,但资本的逻辑永远是我要牺牲一小部分的人去保留更多的人,安迪也是这么选择的,也是这么执行资本的主旨意思,特别铁的一个功利主义。这些小细节能够让我串起来,还是非常喜欢的,像反资本,《头号玩家》里讲过,刘慈欣老师一直在写这方面的东西,我还是挺喜欢的。主持人:「电车难题」,你永远是被牺牲的小部分里,不太有概率放在所谓大众的利益里,这个话题实际上被资本家拿来,把它给变质了,整个「异形」系列,其实都有这种态度,雷普莉也是代表着一个很底层的女性,她大多的时候会看到这些蓝领的人,他不是白领,跟公司的利益是差距非常大的,所以她最后是破坏了公司的利益,后面雷普莉被克隆,会发现每一次她都是在跟公司抗争,公司说你已经变成了我的资产,是第三部还是第四部,公司觉得你就是我的一个资产,我就是要去克隆你,你能怎么办,应该是第三部,第三部的结尾是雷普莉这样仰开了,跳到火里。匡靖:公司过来招安她,说你为我所用吧,你体内的「异形」,只要跟我们合作,我们帮你孵化你体内的「异形」,是骗雷普莉,我要杀死你体内的「异形」,实际上是要把雷普莉体内的「异形」孵化出来,但雷普莉选择我不相信公司,肯定又在骗人,然后她就自杀了。主持人:她死的时候,双臂伸开,特别像耶稣的状态。刚才提到,恐怖片其实都会有一些现实性的指向,它不仅仅是跳出来一个东西吓人而已,林老师说到有生物上的恐惧,其实我们都有一种被寄生,你变成一个行尸走肉的恐惧。我记得当年看《倩女幽魂》有一个场景最恐怖,有一个千户侯,他去对付妖怪的时候,发现里头所有的都是佛祖,但实际上都是空壳,都是假的,都是妖怪造出来的,这些人特别的正义凛然,实际上这些人都是虚无的躯壳,那个地非常可怕,千户侯一个人冲过去,被妖怪给消灭了,会发现那里头所有的都围着你,佛祖,特别牛的神,但这些都不是真的,都是空洞的一个东西,一个面具,这个跟《异形》也有点相似。这个恐惧在很早的恐怖片里都有,就是人变成非人,这是一个非常令你恐惧的地方,比死更可怕,特别是在西方的语境下,意味着你的灵魂没有了,表面上还是你,但是你的自由意志已经不存在了,这种恐怖片或者《异形》里一个很内在的东西。还有其他的方面,觉得「异形」系列非常有特点或者跟一般的恐怖片不太一样的地方吗?匡靖:我说一个可能有点「大逆不道」的话,我会觉得《异形》1、2、3部,包括《异形:夺命舰》这一部里,还是挺女性主义的,有些男生可能听了不太舒服,不好意思。我会觉得「异形」繁殖的过程,你们也看到了,首先它的性意味非常强,男性性器官的形状,刺穿宿主,强行留下胚胎,繁衍过程是这样的。在我看来,这个很像男人的传播过程,从生物学上来说,男人就是要不停的把自己的基因传播下去,就会希望有更多的不同的宿主,也就是不同的更多的女人,这是生物学的特性决定的。我看《异形》的时候,这可能也代表着男人在繁衍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女性主义的地方体现在什么,《异形》1和2,最后是女主反抗了公司的意志,公司的意志也是赋权的意志,要干什么,要不择手段的为人类所用,不择手段的传播基因,女主最后都反抗了公司的赋权的意志。女主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普罗米修斯》里有一个情节,包括《异形:夺命舰》也是,都体现了女性对繁衍的抗拒,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比如《普罗米修斯》里面的女主,因为她意外怀孕,精子是被感染的,她的选择是我不要这个东西,我要把它取出来。匡靖:对,把它取出来了。这里面可能导演想去体现一下女性对繁衍,对生殖的恐惧或抗拒,作为赋权公司的意志,是想让女性的身体,躯壳,去容纳一个被改造的基因,为了繁衍,更好的改善人类的基因,但最后结局是什么,是凯死了,生下来的东西还是被「异形」吃掉了。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想法是不靠谱的,这个想法是失败的。从这一点上,我也会觉得这是不是也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女性主义,可能是在表达生育是不是社会对女性的一种剥削或者是一种手段。主持人:肯定是有的,大家知道「异形」系列特别重要的一个人,就是美术设计H.R.Giger,是瑞士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就以机械和性为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他会把这两个东西很奇妙的混合起来,给人既有一种科技的机械的美感,又有一种恐惧感。林育智:确实如此,甚至在性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工业的废料,比如螺丝钉,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这个人的作品。在这里头,不止女性对生育很恐惧,男性对生育也很恐惧,基本没有能活下来的。还探讨了一条主线,就是人性所谓的情感,以及人性是否是我们生存的障碍,从1-4部,包括《普罗米修斯》,到《异形:夺命舰》,里头多次出现了,你是要理智行事还是感性用事,感性的时候,很多时候作为观众都很明白,你感性肯定会挂掉,如果你去救他,你把门打开,如果你把他扶起来,你可能都会死。理性又告诉你,你只要不这么做,你暂时是安全的。当然最后很多电影都很纠结,包括雷德利·斯科特一直在探讨这个东西,何为人性。最后不管是理性还是感性,有两种东西在电影里,一是力量,不管是何种方式获得的力量,是科技给你的,还是暂时的未知优势给你的,权力等等。二是勇气,里面不管是男主、女主,最主要活下来的都是女性,大卫算是男性,但他是仿生人,他没有恐惧,有的只有无穷的好奇心和勇气,而且有勇气的女性和男性最后都活下来了,人类的赞歌真的就是勇气的赞歌,哪怕面对不可战胜的工程师,不可战胜的「异形」,最后就是靠勇气和力量战胜了这些东西,暂时得以生存。主持人:这个也是「异形」系列一直都存在,包括第二部,为了小女孩,雷普莉爆发出一种母性来,也是特别光彩的。匡靖:跟第一部和第二部很像,第一部的剧本结构是女主要不停的救猫,第二部是女主不停的救小女孩,这一部是女主一直不停的救仿生人,都是弱势群体。
主持人:今天可以让观众提一个问题,有没有观众,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问两位嘉宾也可以。观众:我有一个比较小的疑问,我发现「异形」在攻击前的时候,会一直流口水,是不是因为它动作比较迅速,比较强大,它的热量消耗比较大,这是它的散热方式呢?主持人:「异形」的设定非常非常强大,它很逆天,大家几乎在别的怪兽片里都没有看到「异形」血液里含强酸,1979年,离现在45年,能有这种设计,太厉害了。其实「异形」有两次蜕变,第一次是抱脸虫,从身体出来,它还要结一个类似于蚕一样的痂,在那里头才真正变成成年的「异形」,也是模仿了昆虫。总得给人类留点活路,这个「异形」已经是各种行动迅速,有热传导的热追踪,特别是提到了,它为什么没有眼睛,实际上它能听到声音,但没有耳朵外在的形象,有人认为是内耳,没有外耳。林育智:关于眼睛,一开始「异形」是有眼睛的,但是后来主创团队把眼睛移除了,普遍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眼睛的东西能从眼睛中看到冷酷,哪怕冷酷其实也是一种感情,后来主创团队把眼睛干脆去掉了。主持人:变得更可怕了,寓意就是「异形」不跟你交流,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干掉你,你根本不存在,对它来讲你就是一个食物,一个东西。流口水,一个可能是动物进食之前的表象,我们养小猫小狗,可能想吃东西了,也会流口水。再有一个是它攻击前总得给点时间,《异形》第一部前面的时候,攻击都是看不清楚的,人跑着跑着,突然一个东西出来,一秒钟就挂了,但是拍六部,不能总是这样拍,我觉得异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很多的怪兽片,当怪兽明确出现以后,就不觉得可怕了,比如现在再看贞子,它已经露面了。很多很多怪物都是所谓的「见光死」,而「异形」即使这样,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它的一个基本的全貌的时候,你还能保持一个恐惧感,就是把这种进攻时候的节奏,对它威慑,但不像有些怪兽那么墨迹,跟你又吼又叫,围着你转,十分钟了还没准备吃你。我觉得这个处理得还是比较好的,实际上就是对一个猎物表示我准备要吃你了,你对此毫无办法,你看我口水都流出来了,你又能怎么样呢。我觉得是这个意思。主持人:两位老师跟大家用一两句话再推荐一下《异形:夺命舰》。匡靖:如果大家想减肥,减不下去的话建议多刷几遍,尤其是整个《异形》系列,这一部(《异形:夺命舰》)可以多来几遍。林育智:全程100多的心率,看完之后毫无食欲,但是觉得特别过瘾,这就是《异形:夺命舰》。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