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厦的非遗研读笔记——麦秆画

8个月前 (08-23) 阅读数 259 #文化

小厦的

非遗研读笔记

麦秆画




在历史的长河中

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

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请紧跟小厦的步伐一起踏上这场非遗之旅

沿着历史的脚印

去探寻那些深藏在民间的文化瑰宝

一起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感受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技艺与智慧

让我们与非遗共舞

共同回顾中华民族非遗文化的魅力吧!

历史渊源

麦秆画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和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思想结晶的集合体。自秦朝起它就被作为高档饰品,悬挂于殿堂阁楼、豪门贵舍之中。隋唐时代正式作为宫廷工艺品,在皇室贵族间赏析珍藏,这也是传说中的麦秆画长期以来难觅其踪的原因之一。

主要形式

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是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民间剪贴画的一种,麦秆画虽来自民间,却十分稀罕,作为皇家贡品。它取材于小麦秆,经蒸、煮、浸、剖、刮、碾、贴、剪、烫、粘贴、组合等十几道工序制作完成,其题材主要涉及花鸟虫鱼、山水风景、亭台楼阁、人物时尚、古今诗词等。麦秆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适用于客厅、卧室、宾馆、酒店、会议室等装饰、会议礼品及各种纪念品之用。麦秆画被称为“中华一绝”“中国手工艺术精品”,所以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主要传承人及保护单位


麦秆画是我国已失传的隋朝宫廷工艺品,已有千年历史,内黄麦秆画、木板年画、大锣戏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收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麦秆画的保护单位是黄山艺灵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同时负责《徽州麦秆画》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该项目的主管部门是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一麦一秆绘万物

一刀一刻悟匠心

栩栩如生的麦秆画

宛如巧夺天工的杰作

每一根麦秆都承载着

艺术的灵动

与匠心的沉淀!

-END-

来源|人文教育学院

文稿|刘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版|李佳书 吴甜甜

指导教师|邵妍

图文校对|陈美惠 王雨桐 李菲菲 朱婉茹

责任编辑|阚捷

审核|赵云龙

责任部门|校党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