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沃尔夫奖公布,多年后再度有国人获奖
北京时间3月11日,素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沃尔夫奖2025年度的各大奖项正式揭晓。其中,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生物化学家帕梅拉·比约克曼(Pamela J. Bjorkman)因“在病毒防御领域通过创新抗体策略实现突破性进展”荣获沃尔夫医学奖。与此同时,中国建筑师徐甜甜则因“杰出的设计天赋及其在改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创新贡献”获得沃尔夫建筑奖,是第二个获得沃尔夫奖的国人。

医学奖获得者帕梅拉·比约克曼1956年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她在俄勒冈大学取得化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博士研究期间,她参与并完成了MHC分子结构的解析,为理解免疫系统中T细胞如何识别抗原提供了第一手分子证据。1989年,她加入加州理工学院,担任David Baltimore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教授,并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她的研究工作跨越数十年,从解析免疫系统核心分子机制,到设计应对病毒变异的新策略,为现代免疫学和抗病毒治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也被广泛认为是未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有力候选者。
▲帕梅拉·比约克曼(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科学界尚不清楚T细胞如何识别并区分“自我”与“非我”。帕梅拉·比约克曼利用当时前沿的X射线晶体学技术,首次解析了人类HLA-A2分子的三维结构。这一突破性成果揭示了MHC分子内部特有的抗原结合槽——一个专门用于容纳短肽的结构域。通过晶体结构的解析,她证明MHC分子并非静态不变,而是通过结合不同肽段来展示外源性抗原,从而激活T细胞。
进入21世纪,梅拉·比约克曼将研究重点转向病毒免疫学。HIV以其高度变异性及对免疫系统的破坏性而闻名,梅拉·比约克曼的团队敏锐地发现,虽然HIV的表面蛋白gp120具有极高的变异性,但其中存在一些对病毒功能至关重要、结构上相对保守的区域。她提出:针对这些保守区域设计中和抗体,可以有效克服病毒因突变而产生的免疫逃逸问题。
在SARS-CoV2大流行时,梅拉·比约克曼团队迅速将研究重心转向SARS-CoV-2。他们率先解析了刺突蛋白(S蛋白)与多种中和抗体的复合物结构,揭示了受体结合域(RBD)在“向上”与“向下”构象间的动态变化,以及抗体如何通过结构适应性保持中和活性。研究表明,高效中和抗体既能直接阻断RBD与宿主ACE2受体的结合,也可通过诱导S蛋白保持闭合状态,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基于这一发现,比约克曼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马赛克RBD纳米颗粒疫苗”策略,即在同一纳米颗粒上展示来自多种冠状病毒的 RBD,旨在诱导产生具有广谱交叉中和活性的抗体。
沃尔夫奖的第二位国人获奖者
除了医学奖之外,2025年沃尔夫奖还涵盖多个领域,中国建筑师徐甜甜凭借其卓越的设计天赋及在改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创新贡献获得了沃尔夫建筑奖。

▲徐甜甜(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是继2004年袁隆平获农业奖后,又一位国人获得沃尔夫奖。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华人获奖是2023年,芝加哥大学的何川教授(美籍华人)获得了沃尔夫化学奖;另外,就在3月4日,有着“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2025年普利兹克奖也授予了来自中国的建筑师刘家琨,8天内中国建筑连续斩获两项国际大奖。
2025沃尔夫奖其他奖项的获奖者分别是:
2025年沃尔夫化学奖授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Helmut Schwarz,表彰他“用于量化气相中的活性物质以解决催化中的基本问题”。

2025年沃尔夫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James P. Eisenstein、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Mordehai Heiblum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Jainendra K. Jain,表彰他们“推动了我们对强磁场中二维电子系统的惊人特性的理解”。

2025年沃尔夫农业奖授予英国塞恩斯伯里实验室的Jonathan D. G. Jones、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Jeffery L. Dangl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rian J. Staskawicz,表彰他们“在植物免疫系统和抗病性方面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的发现”。

▲沃尔夫物理学奖得主(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VectorBuilder云舟生物是世界知名分子生物学家蓝田博士创办的基因递送领军企业,在全球设有10余家子公司和办事处,2023年晋升为全球独角兽企业。
云舟生物独创“载体家”平台,开启了个性化基因载体的商品化时代;目前已赋能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4500家顶尖科研院校和制药公司提供服务,在QS前100高校的客户覆盖率达到了90%,全球TOP30药企的客户覆盖率亦超过90%,产品成果的全球文献引用量逾5000篇。
云舟生物的基因药物CRO、CDMO项目遍布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功助力全球数十个项目成功开展IIT或IND研究,其中GMP级别的质粒和慢病毒载体已获得美国FDA的IND正式批准,用于在美国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云舟生物致力于系统性攻克基因递送行业的关键技术瓶颈,为行业和世界创造不可取代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