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 BMI 诊断肥胖?《柳叶刀》子刊最新发文重新定义“肥胖”!
2025年1月14日,《柳叶刀 - 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在线发表《临床肥胖症定义和诊断标准的重大报告》。
该报告得到了全球75个医疗组织的支持,其建议采用一种新的、更精细的诊断方法,即将体脂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腰高比或直接测量体脂量)与体质指数(BMI)结合来诊断肥胖,从而降低误分类的风险。

此外,报告依据客观的疾病指标,提出了两种新的肥胖诊断类别——“临床肥胖(clinical obesity)”与“亚临床肥胖(pre-clinical obesity,也称临床肥胖前期)”,前者代表着由肥胖导致的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后者代表着与健康风险程度变化相关,但尚未出现持续性疾病的状况。
BMI的局限性
过去,我们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肥胖。但实际上,BMI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区分身体里的脂肪和肌肉量,也不能准确反映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情况。这就导致在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时,可能会出现误判。

我们来看例子,这是一位身高166.5cm,体重57.1kg的女性,她的BMI是20.6 ,属于正常范围,但体脂率高达 34.6%, 内脏脂肪95cm²,超出正常范围,一个典型的“瘦胖子”。

*诺特人体成分分析报告
直击核心——肥胖如何定义
专家共识的1-12列出了肥胖症的定义、特征和分类,提出两种新的肥胖症类别:临床前肥胖症和临床肥胖症。
临床肥胖被定义为体脂过多直接导致器官功能减退出现疾病体征和/或症状,或日常活动(如洗澡、穿衣、进食和自主排便)的能力出现显著下降的一种肥胖状态,应视为持续性的慢性疾病,接受适当管理治疗。
亚临床肥胖则指的是在器官功能正常情况下的肥胖状态。

总结:“临床肥胖”是病,得治;“亚临床肥胖”是高风险,得管。
BMI 不是最优,那应该选择何种指标?
尽管BMI作为一种筛查工具在识别潜在肥胖人群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报告建议不要仅根据BMI来检测肥胖。他们建议使用以下方法之一来确认体脂含量是否过多(肥胖)及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除BMI外,至少参考一种体型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或腰身比(waist-to-height ratio))
不考虑BMI,至少参考两种体型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或腰身比)
不考虑BMI,直接测量体脂(如通过骨密度扫描或DEXA法检测)
对于BMI非常高的个体(如>40kg/m²),可以假定其实际存在体内脂肪过多
诺特人体成分检测
为了更好地应对肥胖,更合理地判断是否肥胖,我们应该进行更为全面的人体成分检测。
——什么是人体成分检测?
人体成分检测是利用生物电阻抗原理检测人体成分均衡与否的测试,不仅适用于肥胖诊断,还能分析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会很麻烦吗?
只需要你赤脚站在设备上,双手握住手部电极,仅需1分钟,就能全面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人体成分检测能获得什么?
通过人体成分检测,可以准确了解体内的水份、肌肉、体脂肪、腰臀围比率、内脏脂肪及身体的健康情况。

借助诺特的人体成分分析技术,您将获得详尽的数据,深入了解自己的肥胖类型、程度,并找到个性化的最佳减重方案。
是否已经准备好成为自己健康旅程中的闪耀主角?立刻联系您的营养师,让我们携手开启一场精彩的健康之旅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